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重磅丨陆舜教授携MARIPOSA研究再次登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智慧改写肺癌治疗格局

2025-09-07作者:Medical Editor-G资讯

导语:9月7日,MARIPOSA研究最终OS数据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陆舜教授领衔中国专家共同助力肺癌治疗研究迈向新高度。


埃万妥单抗作为一款新型EGFR-cMET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III期MARIPOSA研究探索了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相比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经典突变(Ex19del或L858R)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获益,其研究成果曾多次亮相于国际肿瘤大会,并全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今日,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牵头的MARIPOSA研究的最终OS数据再次登刊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果显示,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组的中位OS超4年(至少达到48.7个月),相比奥希替尼组延长超1年,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显著和临床意义的改善(HR=0.75,P<0.005),并且在亚洲亚组中观察到一致的OS获益趋势(HR=0.75)2,创造了EGFR突变晚期NSCLC领域Ⅲ期临床研究目前最低的HR突破了既往第三代EGFR-TKI靶向疗法的治疗瓶颈,优异的颅内疗效也令人鼓舞。该研究最新结果进一步肯定了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一线治疗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的治疗价值。


图片1.png


值此契机,本文特邀陆舜教授深入解读MARIPOSA研究最新成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患者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推动肺癌诊疗发展。


中国之声丨MARIPOSA研究更新最终OS结果,双靶治疗实现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长生存


在肺癌治疗这场漫长而艰巨的战斗中,中国专家们始终秉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全球医学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以陆舜教授为代表的众多中国专家在肺癌治疗领域默默耕耘、共同探索,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今日,陆舜教授携MARIPOSA研究最终OS数据,再次登上了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II期MARIPOSA研究旨在探索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对比奥希替尼单药在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今日发布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MARIPOSA研究的最终总生存期(OS)结果更是令人瞩目2。在中位随访37.8个月时,总人群中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组的中位OS超4年(至少达到48.7个月),相较奥希替尼组显著延长超1年(HR=0.75,P<0.005),这是EGFR突变晚期NSCLC领域Ⅲ期临床研究目前最低的HR。且两组的2年、3年、3.5年OS绝对获益率分别为5%、9%、12%,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组的OS获益趋势随时间推移愈加明显,显示出该联合疗法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的持久优势。


图片2.png

图1. MARIPOSA研究的OS数据


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亚组与总人群具有一致OS获益趋势,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相比奥希替尼组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5%(HR=0.75)。结合当前研究进展,目前第三代EGFR-TKI尚未报告在亚洲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领域的OS显著获益数据,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作为经III期临床研究证实在亚洲亚组人群中取得OS显著获益的靶向疗法,具有突破性临床意义。在PFS获益方面,2023年ESMO Aisa大会披露的亚洲人群PFS数据表明,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能为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初治患者带来长达27.5个月的中位PFS,较奥希替尼组显著延长了9.2个月(HR=0.65)3。这些数据将共同支持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联合方案在包括中国患者在内的亚洲人群中的广泛应用。


肺癌是脑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类型,CNS活性是当前新型靶向疗法临床研究的重要探索方向。MARIPOSA研究将基线脑转移作为预设亚组,并对患者进行了连续、更密集的脑部影像学检查,旨在及时发现脑转移,避免神经功能损伤。然而高频次的随访和脑部影像学检查可能更易检出早期进展的发生,从而导致颅内疗效数据受到影响。但本次ELCC大会披露的数据证实,脑转移预设亚组的OS获益相比总人群更明显,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组的死亡风险相较于奥希替尼组降低了33%(HR=0.67)。3年颅内无进展生存(icPFS)率与既往结果一致(36% vs 18%),充分肯定了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联合方案突出的颅内抗肿瘤活性2


不仅如此,回顾2024年WCLC大会(中位随访31.1个月)更新的MARIPOSA研究中包括颅内疗效在内的结果显示4,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组3年icPFS率是奥希替尼的2倍多(38% vs 18%),尽管两组颅内客观缓解率(icORR)均为77%,但是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组中位颅内持续缓解时间(icDoR)得到改善(NE vs 24.4个月),并且3年icDoR率具有压倒性优势(51% vs 0%),联合方案表现出更持久的颅内缓解效果。值得强调的是,这一强效颅内抗肿瘤活性的背后,是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联合方案胞外双靶抑制、胞内激酶阻断和免疫长拖尾效应三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5


这一成果是众多中国专家用实际行动诠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全球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为中国肺癌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存获益。如今,NCCN指南已将埃万妥单抗+兰泽替尼列为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I类推荐6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NSCLC诊疗指南》也新增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III级推荐方案7。更值得庆贺的是,2025年8月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埃万妥单抗联合兰泽替尼用于具有EGFR突变(Ex19del或L858R)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这一联合疗法的获批标志着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领域正式迈入“双抗治疗”新时代,可惠及更多中国肺癌患者。




专家简历



图片3.png

陆舜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 ,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专项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希斯科基金会副理事长;DIA中国区顾问委员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常委,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科分会会长,肿瘤内科专科规培组长,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中国区代表,国际肺癌研究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副主编,Lung Cancer 副主编,The Oncologist杂志编委,日本肿瘤内科学会 国际事务部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作为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国家慢病重点专项,国际合作课题;国家新药创新重大专项,863重大课题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肺癌专项和面上项目;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2018年获得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提名奖,2021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24年获得DIA杰出贡献奖。



参考文献:

[1] Cho BC, Lu S, Felip E, et al.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 N Engl J Med. 2024;391(16):1486-1498.

[2] Cho BC, Lu S, Felip E, et al. Overall Survival with Amivantamab–Lazertinib in 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 N Engl J Med.

[3] Lu S , Byoung CC, Jong-Seok L, et al.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vs Osimer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Among Asian Patients With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ARIPOSA Subgroup Analysis. 2023 ESMO Aisa. LBA10.

[4] Shirish MG, Byoung CC, Lu S, et al. Amivantamab Plus Lazertinib vs Osimertinib in First-line EGFR-mutant Advanced NSCLC: Longer Follow-up of the MARIPOSA Study. 2024 WCLC. OA.02.03.

[5] Passaro A, Wang J, Wang Y, et al. Amivantamab plus chemotherapy with and without lazertinib in EGFR-mutant advanced NSCLC after disease progression on osimertinib: primary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MARIPOSA-2 study. Ann Oncol. 2024;35(1):77-90.

[6] NCCN Guidelin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rsion 3.2025.

[7]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年).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