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临床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非常常见,根据我国纪立农教授开展的3B研究,近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或高血脂。那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如何进行血压管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曹雪霞教授分享了她的观点。
《中国医学论坛报》: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如何?这些患者又都有怎样的临床特点?
曹雪霞教授: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数据,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且还呈显著上升趋势。对于糖尿病患者,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合并症或并发症,其中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据统计,约6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
之所以糖尿病与高血压常合并出现,是因为两者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即胰岛素抵抗。此外,这两种疾病通常都有较强的家族背景。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临床面临的不再单纯是血糖问题,而是包括血压、血脂、肥胖、高尿酸、高凝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有何特殊之处,包括治疗目标及起始治疗时机?
曹雪霞教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需要重点关注靶器官保护或患者在终末事件方面的获益。这要求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管理,这会直接影响治疗策略及具体药物选择。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一直以来指南均推荐在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围内,可以将血压降得更低一些,如130/80 mmHg,增加患者的长远获益。
对于这类患者降压治疗的起始时机,一般认为,如果为一级高血压,建议首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低盐、减重等进行控制,如仍不能达标,则启动药物治疗。对于二级高血压患者,应即刻起始治疗;同样,对于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患者,临床希望血压能够早期达标,这样可使患者尽早获益,终生获益。对于三级以上的高血压或者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治疗时机及达标时间都要前移,同时尽量选择复方制剂或者联合治疗,以尽获益。
《中国医学论坛报》: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中,CCB处于什么地位?哪些患者可以考虑应用CCB?其能给患者带来哪些临床获益?
曹雪霞教授:从内分泌角度,临床选用的降压药物不应影响糖代谢,同时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因此,在多数的指南与共识中都将RAS抑制剂放在靠前的位置。但值得指出的是,糖尿病本身其实是血管病,很多患者合并弥漫性动脉斑块、狭窄或内膜增厚,如肾动脉狭窄,而对于这样的患者,RAS抑制剂因影响入球小动脉,应用存在局限性。而CCB一方面对代谢的影响为中性,另一方面属于扩血管药物,可缓解痉挛,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同时存在斑块或狭窄的患者来说,具有优势。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常规做肾动脉B超,以确定是否存在狭窄,指导用药选择。
此外,对于脑血管病发生率更高的亚洲人群,CCB因在脑血管获益方面更具优势成为临床更好的治疗选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