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肠道不好,50种疾病接踵而来!变丑只是第一步

2020-07-19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癌症筛查

有人过了个节,肤色暗沉,开始长痘痘,一摸肚子还多了一圈赘肉……这些让你变丑的表征,幕后大BOSS很可能是肠道。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还具有免疫作用,老百姓口中的“排毒”功能,也与肠道有关。


微信图片_20200716160112.jpg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俄罗斯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梅契尼可夫在其著作《延年益寿》中明确提出,肠道健康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长寿秘诀。

 

熊小知(微信内搜索“生命时报”关注,每周日准时更新)今天就告诉你,如何让脆弱的肠道免遭伤害。

 

50种疾病与肠道不好有关



不少人只重视心、脑、肝、肾,却不知道肠道健康也可能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肠道主要分为小肠、大肠、直肠三部分。常见的肠道疾病有: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大肠癌等。

肠道如何影响全身健康:

肠道中有几千种细菌,重达1.5公斤,总数比人体自身细胞还多10倍。

 

  • 如果肠道健康,致病菌会受到有益菌群的抵抗,随大便排出。


  • 如果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致病菌就会突破肠黏膜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继而引发多种疾病。


微信图片_20200716160115.jpg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人肠道菌群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相关联。当正常人肠道出现炎症、不适时,会增加中风风险。

 

另有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肠道发出的“衰老警报”


 

头发花白,皱纹早生是明显的衰老迹象。肠道是个聪明的器官,当它开始衰老,也会发出一系列的信号。


01

便秘


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肠道衰老的标志。

 

理想的大便颜色像婴儿排出的金黄色、黄土色;大便最好是半沉半浮,表示含有较多的纤维质。

 

栗子状是典型的直肠型便秘,泥状、水状的大便可能因消化不良、腹部受凉导致。


微信图片_20200716160118.jpg


 

脸上突然冒痘痘,皮肤暗沉,甚至还有口腔异味,也可能便秘的锅。


学会揉腹,有利于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具体方法:睡前或饭后1~2小时,搓手20次,手暖后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10分钟左右,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



02

粪便臭


鸡蛋、肉类等摄入量过多,容易产生恶臭。

 

  • 刺鼻的酸味并伴有腹泻:可能是发酵性消化不良引起。

  • 烧焦味大便:可能是小肠机能变差引起的消化不良。

  • 带有腥味的焦油状大便:表示消化系统有出血的情况。



03

长期腹泻


急性腹泻多因肠道细菌感染、细菌毒素损伤肠黏膜造成。慢性腹泻可能由肠道炎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等)引起。



04

胀气


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存有100~150毫升气体,胀气则是肠道内出现了多余的气体。

 

造成胀气的原因很多,如吃东西的速度太快,吃了易胀气的食物,此外,某些肠胃方面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同样可导致胀气。


微信图片_20200716160121.jpg




06

食欲不振


这可能是由于肠道的消化、吸收或运动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的。此外,也可能和精神因素、药物反应等有关。

 

6个习惯悄悄摧毁肠道



2015年发布的《中国12城市肠胃年龄洞察》报告显示,我国70%以上的人,肠道年龄比实际年龄大10岁。有下面6种习惯的人,肠道会提前被“摧毁”。



01

吃得太油腻


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吃太多肉,植物类食物吃得少,会导致肠道中的坏细菌增多、好细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加,保护能力下降。



02

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

 

抗生素在杀死坏细菌的同时,也对好细菌造成致命打击,肠道的保护屏障随之被破坏,患感染性疾病、肥胖、1型糖尿病、肠胃炎、过敏性哮喘等风险增加。


微信图片_20200716160123.jpg


 


03

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者容易便秘,最常见的情况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肉蛋类吃得太多。此外,吃得太少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务必按时吃饭,每顿饭都吃七分饱,少吃太凉的食物和饮料,避免引发腹痛、腹泻。

 


04

乱补保健品


想要保持健康,人体需要多种有益菌,且数量要足够多。如果用可溶性膳食纤维补充剂替代果蔬,每种膳食纤维只能培养出有限的几种有益菌。长期使用单一的益生元,不利于长期健康。



05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结直肠炎症和肿瘤。建议每周至少坚持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

 


06

喝水太少


大肠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回收粪便中的水分,身体越缺水,粪便越干燥,便秘越严重。建议每天8杯水(2000毫升左右)。

 

会“挑食”的人,肠道更健康



挑食未必是个贬义词,会“挑食”的人肠道反而不会太差。下面5类食物最受肠道欢迎,不妨多吃一些。



01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吸附毒素,降低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几率。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每日要摄入膳食纤维25~35克。


代表食物:

粗杂粮:红豆、绿豆。

菌藻类:木耳、海带、裙带菜、口蘑。

根茎类:胡萝卜、红薯。

坚果:黑芝麻、松子、杏仁。

 


02

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多喝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有助平衡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


代表食物:酸奶、泡菜。

   


03

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促进肠道内益生菌增殖,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益生元制剂多为保健品,只能辅助调节肠道菌群,并不能治疗疾病。


代表食物:洋葱、豆类、大蒜。

      


04

十字花科类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异硫氰酸酯,不仅有助清除肠道垃圾,还具有抗癌作用。


微信图片_20200716160127.jpg



另外,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帮助肠道有益菌生长。


代表食物:大白菜、西兰花、菜花、芥蓝。

      


05

富含果胶的食物


水果中富含的果胶是一种非淀粉多糖,它可以延缓肠道对脂肪和糖分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和血糖。

 

此外,果胶可以为肠道中的有益菌提供能量,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和生长。

 

分解后的果胶产生短链脂肪酸,能够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从而有助预防结肠癌的发生。


代表食物:苹果、山楂、香蕉。

 

重要提醒

最后熊小知要提醒大家,大肠癌是一种早期发现治愈率高的癌症。如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即使没有明显不适或异常,也建议50岁以上者去做一次肠镜。

 

对于高危人群,如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者,最好40岁甚至35岁就开始筛查,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检查频率。▲



来源:健康时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