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国家卫健委:将抗生素使用纳入绩效考核!

2021-04-13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合理用药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规范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药物治疗。


微信图片_20210412160212.png


《通知》立足于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微生物耐药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9月底前,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全部加入“两网”


《通知》称,要进一步增加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以下简称“两网”)入网医疗机构数量,发挥“两网”监测和监管作用。


2021年9月底前,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全部加入“两网”;鼓励其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入网;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入网的方式和方法。新入网医疗机构应当加强领导和支持,积极为监测工作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加强监测和监管,对管理效果进行持续评估,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用药水平。试点开展抗微生物药物体外敏感性折点研究,逐步建立我国抗微生物药物折点标准体系,指导临床科学精准用药。

加强医师理论及实践培训


对各临床科室医师以及临床药师、微生物检验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强化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规范经验性用药,减少无指征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进一步提升感染性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延缓微生物耐药性产生。


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科学调整优化本机构的抗微生物药物供应目录,从采购源头做好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工作。

加大对医疗机构考核权重


《通知》提出,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合理用药考核等工作,并适当加大考核权重,发挥指挥棒作用。


同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合理用药宣传,重点宣传抗微生物药物使用误区和不合理使用的危害,纠正患者不规范的自我治疗行为,引导其在医师、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建立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定期宣传机制,每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宣传活动,促进正确信息的有效传递。将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实提升公众对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认知水平。

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能力


《通知》明确,医疗机构要以改善感染性疾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并做好感染防控、检验、药学、护理等学科协作,共同制订并实施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


要督促全院落实感控基础措施,根据本机构耐药微生物流行病学特征,实施临床重要耐药微生物感染的个性化循证防控措施。微生物实验室主动与临床沟通完善微生物检验项目,开展相应病原学检测,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水平。


优先培养配备抗感染领域的临床药师,要求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抗感染治疗,落实处方审核和点评要求,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规范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降低感染并发症。

来源:国家卫健委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