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路秀娥
患者老年男性,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再发伴反复低血糖”,以“肺炎、低血糖脑病、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胰岛素瘤?”收入院。
9天前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呼叫120急救电话,当时血糖测不出,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到达医院后患者呼吸微弱,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2天,症状未明显改善,家属要求出院,到家后患者意识转清,当地诊所医师给予静脉应用“头孢、青霉素”类抗生素,补充葡萄糖等对症支持治疗8天。
11小时前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急呼120来院,到达我科时患者处于烦躁状态,急查血气分析示:pH 7.34,血糖1.8mmol/L,乳酸2.2mmol/L;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推,患者神志转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高糖饮食,Q2h监测血糖;纠正低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完善上腹部CT、血胰岛素、C肽、肿瘤标志物等相关辅助检查,根据Whipple三联征:①低血糖症状和体征;②发作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8 mmol/L;③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消失或显著减轻,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胰岛素瘤。后转至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
图 入院时血气结果
胰岛素瘤是常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约占全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70%,其影响胰岛素正常分泌所致严重低血糖状态为本病的突出表现,是器质性低血糖的常见病因。该病低血糖发作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由于神经系统对慢性低血糖的逐渐适应还可以导致无症状低血糖,漏诊误诊率极高,超过50%的患者诊断时间在发病5年以上。
低血糖发作时血糖的测定更具有诊断价值,尤其对瘤体较小,临床症状轻微或不十分典型的患者更是如此。对可疑胰岛素瘤患者应做好低血糖发作时立即取血查血糖的准备。低血糖发作时切忌匆忙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需按4步法进行护理。
第1步:保护患者避免外伤、坠床,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导管,避免误吸引起窒息和舌咬伤;
第2步:立即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及胰岛素,并同时测定毛细血管末梢血糖值;
第3步:根据患者情况,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20~60ml;
第4步:观察患者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后症状有无缓解,监测血糖,直至血糖达到正常范围。
(1)心理干预
向患者讲解保持积极、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对担忧病情恶化者,予以积极引导,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2)健康教育
在向患者讲解胰岛素瘤发病机理、治疗注意事项的同时,重点从引导患者医嘱执行方面进行健康教育,强调积极配合治疗对治疗结局的意义。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3)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
要求患者遵医嘱按时用药,并减少可能导致血糖异常食物的食用。指导家属合理监督患者用药和饮食,增强医嘱执行力。同时,要求患者进行必要的运动,改善身体状况。
(4)动态血糖监测指导
向患者介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注意事项等,尤其是低血糖的报警及处理。
(5)亲情护理
向患者家属讲解亲情护理在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意义,要求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和温暖,从而为血糖控制和各类治疗奠定扎实的人际基础。
(6)其他护理
认真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反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及时解答,保持病室的温馨、安静环境,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鼓励患者与外界交流,满足患者的人际交往需求等。
(1)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较少见,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且病情反复发作诊断不明,担心预后不好, 对治愈抱怀疑态度和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通过与患者耐心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活动,并给予心理疏导和干预,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2)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非正常下降。饮食与营养的要求: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少量多餐,以避免低血糖发作,平时可进食含高蛋白、高纤维素等吸收缓慢的食物;可在10:00、15:00-16:00 及晚上睡前各加餐1次。在低血糖发作时,予高糖容易吸收的食物。保证大脑的能量供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防止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
(3)入院后教会患者和家属识别低血糖的先兆及其应对的措施
一旦出现心慌、手抖、出汗和饥饿感时要立即平卧并进食,并且通知医护人员。患者日常活动范围内避免放置尖锐成角的硬物,防止意外伤害嘱床边备食物,随身携带含糖的液体食物。患者外出检查时由护士陪同,并携带50%葡萄糖40~60 ml,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本例患者反复多次低血糖发作,可引起大脑退行性改变,下床活动时有人陪伴,避免独自外出,预防跌倒及受伤。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