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健康生活方式助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2023-12-31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作者: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处杨一兵、王静雷、司向供稿



健康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健康公式指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占到60%,遗传占到15%,环境因素占到17%,而医疗服务因素仅占8%。可以看出,影响因素占比最高的个人生活方式,恰恰是最可被控制改变的因素。


2023年1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重点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促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动员群众参与癌症防治;开展全民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最佳健康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地域性和人群特征,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良好睡眠、积极社交、主动学习等。 


图片

健健


你知道吗?健康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关系密切哦!


健康生活方式


与癌症预防



大约40%的癌症可以通过控制癌症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科学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发生。如:戒烟可降低患肺癌的风险,合理饮食可减少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的发生。

图片







合理膳食营养



1





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摄入。

图片

2





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注意粗细搭配,适当多吃鱼、禽肉、蛋类,减少红肉摄入,对于胃肠道损伤患者,推荐制作软烂细碎的动物性食品。

图片

3





在抗肿瘤治疗期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且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可积极接受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不吃霉变食物,限制烧烤(火烧、炭烧)、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

图片


减少致癌相关感染






癌症是不传染的,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则是会传染的。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做好职业防护






注意保持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健康,特别要做好职业防护,避免接触职业致癌物。

图片







定期防癌体检






规范的防癌体检是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国家倡导的癌症筛查和规范的防癌体检,以期能够早期发现可能的肿瘤。







健康生活方式


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首要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健康饮食习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监测血压






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认真遵医嘱服药,经常测量血压和复诊。

图片







注重合理膳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并戒酒,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

图片







酌情量力运动






建议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运动形式根据个人健康和体质确定,考虑进行心脑血管风险评估,全方位考虑运动限度,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图片







关注并定期检测血脂






关注并定期检测血脂,防范脑卒中发生,并学习掌握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初期正确的自救措施及紧急就医指导。

图片







图片

健健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也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和获得感,您说呢?


来源: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

dcff6ca4cf47c8fad5aba3cef114880.jpg

精品专题 点击进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