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上属于肾小球疾病之一,是致使肾脏终末期病变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临床症状包括肾功能损害、血尿、蛋白尿等[1]。临床可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按照病情程度分为慢性和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急性肾小球肾炎得不到及时或有效治疗,会转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1]。它们的具体病因和典型表现如表1所示[2]。
表1 临床常见肾炎类别[2]
多数情况下,肾脏病是个“哑巴病”,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发展到尿毒症。出现下面五个症状,就提示了有病情恶化风险[4]:
1.水肿
肾脏受损,功能不全会导致水分排泄障碍,水分大量积聚在体内,就会引发水肿。这种水肿一般有三个特点:
晨起时眼睑和面部水肿,午后消退;
劳累时可加重,休息时减轻;
严重时会出现双侧大腿、小腿、脚踝、腰部水肿,一按一个坑,3秒内不能正常回弹。
2.尿液异常
主要有三大异常:
尿液的颜色和尿量:尿量过多或过少,泡沫尿、酱油尿等都可能是肾脏病的信号。
尿的气味:出现刺鼻氨味或臭鸡蛋味,可能是膀胱炎、肾盂肾炎;如果是烂苹果味,则可能是糖尿病。
排尿情况: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这些症状多数可能提示尿路感染,如果没有治疗,感染也可扩散至肾脏。
3.腰酸、腰痛
部分肾脏病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痛,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浮肿、高血压等。
4.面色改变
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有贫血貌(明显面色苍白)、面色泛黄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肾脏问题。
5.血压、血糖升高
血压升高或频繁波动,无法有效控制而又找不到原因,建议去肾内科就诊;
糖尿病人群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应注意血糖控制。
1.饮食护理
对肾小球肾炎患者来说,饮食护理具有显著性作用,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具体护理方案如下[5]:
对于肾炎伴有水肿症状的患者来说,需要引导其摄入低盐食物,减少食用香肠、腌制、熏制等食物;
如果患者尿量过少,控制水分的摄入量,每日饮水量低于1500 mL,待排尿量恢复正常后可以正常饮水,无需控制饮水量;
对于无氮质血症及血浆蛋白含量低的患者来说,应该多摄入瘦肉、鱼类、牛奶等食物,避免食用植物蛋白,比如豆芽、豆腐、黄豆等,防止肾脏负担加重;
对于伴有氮质血症的患者来说,避免食用鱼汤、鸡汤和肉汤等食物;
对于伴有贫血、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减少食用动物肝脏及肥肉,可以食用植物油代替脂肪,每日60~70 g;
对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有效控制日饮水量;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制定针对性运动计划。
2.健康教育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自我护理,但许多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未能严格执行护理方案,常导致病情加重。医生可将控制和预防作为健康教育的核心,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口头宣教,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协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6]。同时,医生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共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6]。
3.心理护理
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治疗难度较高,通常需要终身服药。随着疾病进展,患者治疗疾病的决心和信心可能会减少,甚至出现抗拒情绪。具体解决方案如下[7]:
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时,应及时接受个性化心理疏导,促进负面情绪消除。若负面情绪严重,可通过冥想、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消除顾虑心理。
了解典型康复成功的案例,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患者应与亲人、朋友密切沟通,倾诉内心真实感受,排泄负面情绪,促进消除障碍心理。
医生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应保持耐心,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让患者感觉被尊重和关爱,从而拉近医患距离,增强患者信心。
患者可多去户外活动,保持心情愉悦。
4.药物治疗
伴随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要服用相应药物改善临床症状[1]。同时,许多肾小球肾炎药物的不断服用会使患者的肝肾负担加重,不利于肾功能恢复[1]。一些药物含有肾毒性物质,甚至可以直接导致患者肾脏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能损害肾脏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主要有9种(表2)。
表2 临床常见肾毒性药物[8]
5.生活护理
研究认为,生活护理对肾小球肾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疾病复发预防等具有重要价值[9],而人文关怀则可进一步拉近医患关系,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配合度和疾病认知度,降低患者抑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10]。
来源:医路肾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