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定义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的放射学愈合标准
在2025年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大会上,来自伦敦圣马克医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的临床研究员Easan Anand博士发表了一项关于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perianal fistulising Crohn's Disease, pfCD)放射学愈合定义的重要研究。该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文献回顾和德尔菲共识法,制定pfCD放射学愈合的标准化定义,以改善治疗监测和临床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肛周瘘管型克罗恩病(pfCD)是克罗恩病(CD)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约20%的CD患者会发展为pfCD。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需要接受肛周手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如何评估瘘管的愈合仍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放射学评估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Anand博士的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文献回顾和全球专家共识,制定pfCD放射学愈合的标准化定义,以改善治疗监测和临床试验结果的可比性。
研究分为两部分:
1. 系统文献回顾:共筛选了2841项研究,最终纳入119项研究进行全文审查,发现46种不同的变量用于定义瘘管愈合。
2. 德尔菲共识法:邀请了来自五大洲的84位专家(包括放射科医生、胃肠病学家和外科医生)进行两轮在线德尔菲共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1. 放射学愈合的定义
-瘘管愈合:T2加权高信号消失、瘘管完全纤维化、无对比增强(如使用对比剂)。
-瘘管改善:瘘管逐渐纤维化,T2高信号/瘘管直径/瘘管长度/脓肿大小明显减少,T1(对比后)高信号减少(如使用对比剂)。
2. MRI活动指数
- 目前尚无推荐的MRI活动指数用于临床实践,但任何MRI活动指数(如MAGNIFI-CD、mVAI、VAI、PEMPAC)得分为0可用于定义放射学愈合的瘘管。
- 任何MRI活动指数减少50%可用于定义瘘管的放射学改善。
3. MRI扫描时机
- 患者应在手术后或高级治疗开始后6个月和(或)12个月进行MRI扫描以评估愈合情况(83%共识)。
- 新诊断患者(98.7%共识)、持续有症状的患者(88.5%共识)以及接受新治疗或治疗变更的患者(88.5%共识)也应进行MRI扫描。
研究还纳入了28例pfCD患者的意见,发现患者希望获得清晰、可比较的MRI报告,并倾向于在病情稳定时每年进行一次扫描,术后则更频繁。患者还对AI生成的报告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报告能提供清晰的解释并经过专业验证。
Anand博士的研究为pfCD的放射学愈合提供了标准化定义,未来工作将关注长期临床结果和患者报告结局(PROMs)的整合,如CAFQOL(克罗恩病肛周瘘管生活质量问卷)。
这项研究为pfCD的治疗监测和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工具,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范一宏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消化病分会常务委员
医学会浙江省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系统罕见病研究协作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协作组委员
中国胶囊内镜及肠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消化心身联盟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数理学会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内科营养学组副组长
图片 | ECCO
编辑 | 张铭秀
转自: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