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息肉是癌的近亲,大约95%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
那么,息肉需要切除吗?什么情况下的息肉要进行手术?
其实,绝大部分息肉都是为良性的,即使是腺瘤性息肉,演变为癌症也需要10年之久,大家不用过度恐慌。
但是这类高危人群——家族有消化道癌症病史者,一定要警惕息肉,因为他们的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① 多发性
腺瘤数目一般在100个以上,可多达5000个。
②多形性
腺瘤大小不等,自数毫米至5厘米以上不等。既有广基的,又有带蒂的。肉眼形态上有表面光滑的,也有表面呈分叶状的,还有不规则形息肉。可以同时存在几种形态不一的息肉。
③癌变率几乎100%
家族性息肉病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几乎肯定发生癌。
癌前期病程的长短不一,平均为10年,但这并不是说每个腺瘤都将癌变,而是在众多的腺瘤中有1个或2个以上的腺瘤癌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胃部息肉和肠道息肉在中年以后几乎100%的病例会发展为胃癌或结肠癌。
下面总结常见的几种息肉以及它们的临床症状、手术切除等事宜。
临床症状
大多数的肠息肉患者是没有症状的,往往是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例如肠套叠引起的腹痛和肠道出血。
少部分肠息肉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
哪种情况容易癌变?
临床上,长绒毛的息肉癌变概率比较高,可达到30%。
此外,多发息肉比单发息肉更危险,家族性的息肉癌变风险也非常高。
哪些需要手术?
单个较小的息肉,且表面比较光滑的,带蒂的息肉一般为良性,可以先暂时观察。也可采用手术把息肉夹掉,大大降低癌变风险。
而多发的息肉,且贴着肠壁生长的,直径大于2厘米的,往往恶变风险大,应尽早手术切除。
检查方式:肠镜
临床症状
胃息肉通常不会引起不适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能表现为消化系统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痛等。
哪种情况容易癌变?
发生于胃窦部的多为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
发生于胃体下部的息肉多为良性息肉,癌变可能性小。
哪些需要手术?
单个的,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可以暂时观察。但如果同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需要及时治疗。
直径大于2厘米,数目多,形态是趴着的,且多发的胃息肉,需要及时切除干净。
检查方式:胃镜
临床症状
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右上腹不适,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的情况。
哪些需要手术?
胆囊息肉如果小于1厘米,可以半年后复查。
目前医学公认胆囊息肉病人不需要口服药物,只要具备以下任何一条,须尽快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 息肉最大直径大于等于1厘米,尤其是单发息肉;
• 息肉最大直径小于等于1厘米,但短期快速增长;
• 胆囊息肉合并慢性胆囊炎。
检查方式:超声检查
来源: 四川省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