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重症肌无力一网打尽!众多分型临床表现帮你记

2021-08-18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非原创 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是最常见的致病性抗体;此外,针对突触后膜其他组分,包括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及兰尼碱受体等抗体陆续被发现参与MG发病,这些抗体可干扰AChR聚集、影响AChR功能及NMJ信号传递。


肌肉无力是重症肌无力的一个主要症状和体征,而眼外肌最易受累,是MG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目前有几种常见的MG分型系统。

 

微信图片_20210729145134.jpg


Osserman分型

1985年Osserman将成人MG根据发病年龄、受累部位、严重程度、疾病进展和预后进行分型,故称“Osserman分型”。后将Ⅱ型明确分为Ⅱa和Ⅱb两种类型,并取消肌萎缩型,形成“改良的Osserman标准”:


Ⅰ型:眼肌型(15%~20%),单纯眼外肌受累。症状主要是单纯眼外肌受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睑下垂,有复视或斜视现象。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好。


Ⅱ型:全身型,累及一组以上延髓支配的肌群,病情较I型重,累及颈、项、背部及四肢躯干肌肉群。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Ⅱa与Ⅱb型。


ⅡA型:轻度全身型(30%),进展缓慢,无危象,常伴眼外肌受累,无咀嚼、吞咽及构音障碍,下肢无力明显,登楼抬腿无力,无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对药物反应好,预后较好。


ⅡB型:中度全身型(25%),骨骼肌和延髓肌严重受累,明显全身无力,生活尚可自理,伴有轻度吞咽困难,时有进流汁不当而呛咳,感觉胸闷,呼吸不畅。无危象,药物敏感欠佳。


Ⅲ型:重症急进型(15%),症状危重,进展迅速,数周或数月内达到高峰,胸腺瘤高发。可发生危象,药效差,常需气管切开或辅助呼吸,死亡率高。


Ⅳ型:迟发重症型(10%),症状同Ⅲ型,从Ⅰ型发展为ⅡA、ⅡB型,经2年以上进展期,逐渐发展而来。药物治疗差,预后差。


Ⅴ型:肌萎缩型,起病半年出现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吞咽困难,食物误入气管而由鼻孔呛出。口齿不清或伴有胸闷气急。因长期肌无力而出现继发性肌萎缩者不属于此型。病程反复2年以上,常由Ⅰ型或Ⅱ型发展而来。


此外还有儿童型和少年型,儿童型又分为新生儿型和先行型,大部分仅累及眼外肌,少数累及全身骨骼肌。新生儿型临床多表现为哭声低、吸吮无力,经治疗后多在一周至3个月内痊愈;先行型临床多表现为出生后短暂出现肌无力、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效果不佳,但进程缓慢。少年型多为单纯的眼外肌麻痹,部分伴有吞咽困难及四肢无力。


Osserman分型便于临床识别患者受累部位、轻重缓急和疾病进程,长期以来用作MG临床研究资料。但由于临床症状与分型关系并非绝对,存在类型转化的中间带,判断时主观性较强,故分组依据也只能作为参考。


MGFA分型

最新发布的《2020年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出采用由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NN)在MG基金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提出的新型分型方法替代Osseman分型,旨在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但不能用于疗效和预后评价。


图片微信图片_20210729145139.jpg


严重程度根据定量MG评分(quantitativeMG score,QMGS)评估。

 

微信图片_20210729145142.jpg

 

compston分型

 

1980年Compston等根据发病年龄和胸腺病理学将MG分成3种亚型,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精确的检测标准化,最新发布的《2020年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提出重症肌无力亚组分类,指导精准化治疗,提醒临床注意其他器官并发症的出现。

 

微信图片_20210729145146.jpg


O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儿童及JMG以眼肌型为主,很少向全身型转化;成人在眼肌症状出现两年内容易向全身型转化。


AChR-GMG:可分早晚型,以50岁为界限。早发型,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晚发型,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


MuSK-MG:受累肌群较局限,以球部、颈部及呼吸肌为主,其次为眼外肌、四肢肌,主要表现为球麻痹、面颈肌无力。


LRP4-MG:临床特点尚不完全明确。


抗体阴性MG:极少部分患者无上述可检测到的抗体。


胸腺相关MG:约占患者的10%~15%,属于副肿瘤综合征。

 

微信图片_20210729145149.jpg


总结来说,Osserman分型操作简单、直观,但主观性强,可作为临床特征分类;MGFA分型更为简便,对患者进行问卷量化,相对较客观;Compston分型可根据不同亚群指定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来源:神经新前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