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什么是透析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为什么会发生失衡综合征?
1.血液透析会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改变。
2.在血液透析当中由于血流速度加快,使得患者血液中的HCO3-增加速度加快,HCO3-属于一种可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具有调节患者pH的作用。但如果pH纠正速度较快会发生脑脊液及脑组织水肿。
3.长时间的血液透析会使得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血液透析过程,可有效纠正酸中毒事件,患者动脉血中pH得到升高,但是脑脊液中的pH值显著下降,使得患者出现脑水肿。在血液透析完成后,由于患者酸中毒现象已被纠正,增加了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患者会出现脑缺氧的现象,进而引发失衡综合征。
透析综合征如何处理?
轻者仅需减慢血流速度,以减少溶质清除,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过度变化。对伴肌肉痉挛者可同时输注4%碳酸氢钠、10%氯化钠或50%葡萄糖溶液,并予相应对症处理。如经上述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
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脑卒中,同时予输注20%甘露醇。之后根据治疗反应予其他相应处理。透析失衡综合征引起的昏迷一般于24h内好转。
如何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是避免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1
首次透析患者
避免短时间内快速清除大量溶质。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下降控制在30%~40%以内。建议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h内)、应用膜面积小的透析器等。
2
维持性透析患者
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另外,规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有效。
3
急诊患者
如患者急须清除过多水分以改善心、肺功能时 , 可采用单纯超滤1~2h, 然后再透析2~3h,或根据病情采用序贯超滤的方法。
来源:整理自《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贵州省肾脏病公众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