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专家共识 |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

2021-04-20作者:壹声资讯
其他非原创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使用抗菌药物以后出现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AAD是抗菌药物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AAD轻重不同,轻者延长原发疾病的恢复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重者可引起死亡,由特殊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如艰难梭菌(Clostridum difficile,CD)感染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还可造成医院内感染传播。


儿童AAD的预防

      

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是预防AAD的根本,能够不用尽量不用,如果使用,宜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选用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的药物,尽量选用窄谱或AAD中发生率低的抗生素。其次要充分认识益生菌在预防AAD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概述 


益生菌是指给予足够数量、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在我国批准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有下列菌种:(1)乳杆菌属(13株);(2)双歧杆菌属(8株);(3)肠球菌属(2株);(4)链球菌属(2株);(5)芽孢杆菌属(5株);(6)酪酸梭菌;(7) 布拉氏酵母菌。益生菌所采用的菌种主要来源于宿主正常菌群中的生理性优势细菌(即原籍菌)、非常驻的共生菌和生理性真菌3大类。制剂为单菌株或复合菌株类型,各药品名录详见2017年《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


益生菌降低AAD风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和胆汁酸代谢、抑制肠道中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增强肠屏障功能及刺激免疫系统等实现。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使用益生菌能够明显降低AAD的发生率或减轻AAD 的程度。


益生菌的使用 


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取决于抗生素的种类、途径、剂量、排泄及疗程等,以下情形可考虑加用益生菌协同预防AAD:


  1. 广谱类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和抗厌氧菌抗生素;

  2. 经肝脏代谢或胆汁排泄,在粪便中药物浓度明显增高的抗生素,如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及静脉用头孢哌酮,约40%以上药物原型经胆汁排出;

  3. 预计抗生素疗程>8 d;

  4. 联合使用抗生素。其他情况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有并发症和曾经发生过AAD或CDAD。


益生菌的安全性 


益生菌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多项RCT结果表明,益生菌的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多为皮疹、恶心、产气、肠胃气胀、腹胀和便秘等。


由于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益生菌是否引起潜在感染越来越受到关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益生菌不会造成感染,有个别引起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的报道,均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群体或高危群体,如免疫抑制、危重症、结构性心脏病及中央静脉导管置管等,对这些人群应该谨慎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的选择 


在2016年欧洲小儿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益生菌工作组发布的益生菌预防儿童AAD指南中,强推荐使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或鼠李糖乳杆菌GG。2019年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通过对33项RC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丁酸梭菌属、乳酸杆菌属、乳球菌属或链球菌属等单菌制剂或复合菌制剂亦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于CDAD的预防多数推荐使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


国内使用的益生菌菌株与国外有所不同,在201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儿科学组制定的《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中,强推荐使用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


益生菌的剂量和疗程 


由于足够数量的益生菌才能够耐受胃肠道胃酸、胆汁和消化酶的消耗,定植于结肠发挥有益作用,因此,益生菌的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国外指南推荐剂量≥50亿CFU/d效果优于<50亿CFU/d。ESPGHAN益生菌工作组建议:布拉氏酵母菌CNCM I-745推荐剂量≥50亿CFU/d,鼠李糖乳杆菌GG剂量100亿~200亿CFU/d,可达到最佳效果。推荐干预疗程时间为7~21 d,早产儿可延长4~6周或直至出院。其他菌株(包括国内制剂)未形成推荐意见。



来源:郑跃杰,武庆斌,方峰,等.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24-430.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201-00137.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