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爱思唯尔Elsevier公众号
今天,学术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本次国内共有来自242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2163位学者入选。随着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高,引领全球学术进步的各领域杰出学者也不断涌现。
从榜单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山大学共有55位高被引学者,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有6名医学科学家上榜,他们是徐瑞华教授、邵建永教授、陈敏山教授、郑利民教授、黄蓬教授、关新元教授。
其中,徐瑞华教授、邵建永教授、陈敏山教授、郑利民教授入选2019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榜,关新元教授、黄蓬教授入选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榜单。
依托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平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2019年新发布的自然指数榜单中居全球癌症中心第五位、中国肿瘤专科医院第一位,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二,在综合榜单上,位列全国百强第12。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肿瘤专科医院排名第三。
高被引学者是怎么遴选出来的?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以Scopus数据库(全球领先的同行评议文摘引文索引库)作为统计来源,采用了上海软科开发的方法。入选的高被引学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立足国内——Scopus收录的科研成果,作者当前署名机构为中国(大陆)机构,且现职工作单位在中国。
2. 注重贡献——仅统计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除论文类型成果,也包含行业会议成果和图书专著等多种同行评议成果)。
3. 注重质量——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献需要满足至少有一篇全球前1%高被引文献,或是学者的FWCI高于1。
4. 学科比较——选用Scopus的ASJC标准学科,其中工程学科进一步细分为14个学科。每个学科的上榜学者数与该学科参与的中国作者数量相关。
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攻克癌症为己任。历经56年的发展,已建成集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与临床重点专科、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广东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一体的国家级肿瘤学医教研基地,科技影响力稳居"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学)前两位。未来,将形成越秀、黄埔、天河三院区协同发展新格局,总床位数将达到3500张,并迈入世界顶尖癌症中心行列。目前,黄埔院区新增1万平方米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以国际一流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优雅的环境、科学的流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实验室空间和管理服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