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本资料
性别:男
年龄:66
身高:170cm
体重:60kg
主诉:腹痛、便血半年,右半结肠切除术后1月
现病史:半年前出现下腹痛、便血。就诊发现重度贫血,肠镜提示升结肠癌。遂于外院行手术。术后1月来我院就诊发现肝转移,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T:36.2℃ P:62次/分 ;R:17次/分 ;BP:138/62mmHg ;SpO2:97%;RA ;ECOG 0;心肺腹查体无殊。
实验室检查:
HGB 87g/L;
血清CA19-9、CEA、CA242、CA72-4均(-)。
影像学检查:
全身骨显像未见转移。
胸腹盆增强CT提示肠系膜上静脉瘤栓形成可能,肝右后叶下缘腹膜及右肾后间隙强化结节,考虑转移;肠系膜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左侧肾上腺内侧支结节及汇合部增粗,建议随诊除外转移。
入院诊断:
升结肠中分化腺癌(pT2N2bM1b,IVb期,KRAS MT,BRAF WT,MSS)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
肝转移、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左肾上腺转移可能
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方案 :
Avastin+xelox 2周期,最佳疗效PD,TTP1 6周
病理检查结果:结肠中分化腺癌
KRAS 4号外显子错义突变,丰度33.33%,BRAF、NRAS突变未检出,微卫星稳定型。
一线化疗2周期后病情进展:
疗前:疗后:
二线治疗方案:
Avastin+Folfiri 12周期,最佳疗效SD;序贯avastin+xeloda维持化疗7周期后,新发骨转移PD,TTP2 14个月。
三线治疗方案:
Regorafenib:80mg qd 起始剂量,增加至120mg qd至今3个月
病灶缩小、骨痛减轻,8周评估SD 。
毒性:高血压2级,蛋白尿1级,皮肤干燥1级
三线治疗8周疗效评估SD中缩小:
疗前:
疗后:
疾病进展检查结果:
胸腹盆增强CT 右侧第10 肋骨腋后线处骨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影较前增大,转移瘤可能。
全身骨显像相当于右侧第10后肋异常所见,不除外恶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
介入科穿刺活检病理为腺癌,考虑为结肠腺癌转移。
病例总结:
1. 右半结肠腺癌晚期,RAS MT,BRAF WT,MSS。奥沙利铂、伊利替康两线失败后,三线regorafenib治疗临床获益:病灶缩小、症状减轻、毒性反应耐受好。
2. CSCO/NCCN/ESMO专家共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科学选择标准三线治疗在真实世界中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机会。
4. 三线治疗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前线治疗的承接,开辟了抗肿瘤治疗的新战线;另一方面,低毒有效的三线治疗方案,亦是抗肿瘤治疗的延续和机体状态的休整,从而对肿瘤进一步压制和为后线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