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评论
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国的肝癌发病占全世界肝癌发病人数的一半。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均需经肝脏代谢、合成。肝癌多在肝炎、肝硬化等基础病变后发生,然而,由于早期肝癌没有明显症状、国内各地区医疗发展水平不一、大众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导致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些早期以及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可以采用微创的介入疗法。其中,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技术,一种是肝动脉栓塞对肿瘤血管进行封闭的“饥饿”疗法,使肿瘤坏死;第二种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可以与外科媲美的技术——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以及冷冻消融等能量性治疗技术,不仅对早期肝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同等的治疗效果,且对中晚期一些负荷较大的肝癌(10cm)都可以完全清除。对于晚期、合并门脉癌栓及多发、肺转移的患者,只能依靠全身治疗。
既往,全身治疗的唯一手段是化疗,但大量经验表明,肝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因此,化疗对肝癌的作用非常有限。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和基础研究的突破,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药学研究者研发出多种针对肝癌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最早用于肝癌治疗的抗VEGF多激酶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应用了十多年,且治疗效果较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尽早应用靶向药物,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减少肿瘤的复发。期待将来有更多突破、更多药物出现,助临床医生“打赢”对肝癌的这一场战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