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期我们将分享1例以间断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2月余为主诉入院的62岁男性患者。该患者病因何在?临床又该如何处理?让我们跟随河南省人民医院刘海洋医生、赵志刚医生的分享以及河南省人民医院马利军教授的点评,深入解读这一引人深思的病例。
赵志刚 医生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呼吸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
基本情况
General Information
患者男性,62岁。
主诉:间断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2月余。
现病史: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量少,无咽痛、流涕、胸痛、咯血等,间断口服孟鲁司片、强力枇杷露等,未进一步明确诊断,未规律治疗;2月余前咳嗽、咳痰加重,伴间断发热、胸闷,最高体温39℃,于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一般,仍咳嗽、咳痰,间断低热、胸闷。
既往史:22年前因车祸于当地医院行“结肠修补术”。
个人史:吸烟史10余年,40支/天,戒烟27年;已戒酒,饮酒史40余年,250ml/次,戒酒2月。
婚育史:无特殊。
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01/79mmHg。神志清、精神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黏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心率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干啰音,无胸膜摩擦音。腹正中可见20cm术后瘢痕,腹平坦,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4次/分。肌力、肌张力无法配合,双侧Babinski征阴性。跛行,双下肢无明显肿胀。
外院检查
Other's Test
胸部CT(2023-01-25 外院):支气管狭窄。
初步诊断
Primary Diagnosis
1、支气管狭窄;
2、慢性支气管炎;
3、双侧股骨头坏死。
辅助检查
Ancillary Test
肺部CT示(2023-02-04):左侧主支气管管壁增厚并强化,恶性可能性大。
血沉:85mm/h。
感染指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标记物、TB-SPOT、痰涂片、痰培养未见明显异常。
气管镜(第一次 2023-02-06):气管管腔通畅,黏膜充血,隆突嵴增宽;右主支气管及其所属各叶段支气管管腔通畅,黏膜光滑;左主支气管管腔呈孔状中重度狭窄,镜身(外径6mm)可勉强通过,黏膜普遍充血肿胀隆起呈铺路石样,远端可见血迹附着于管壁,抽吸后见左第二分嵴明显增宽,黏膜充血水肿;左上叶固有段支气管、左下叶基底段支气管管腔聚拢狭窄,黏膜充血肿胀;左上叶舌段支气管、左下叶背段支气管管口黏膜肿胀致管腔闭塞。
病理结果:结合免疫组化,符合炎性病变。
PETCT(2023-02-15):左主支气管壁及左肺上叶及下叶支气管壁增厚、狭窄,双期扫描放射性摄取持续增高,SUVmax5.30VS5.82,考虑恶性;纵隔内(2R、4R、4L、5、6、7)及双肺门多发稍大淋巴结,较大者短径约8mm,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6.00,考虑转移瘤。
【请您决策】
Q1、根据以上病史及检查结果,您觉得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多选)
A.支气管狭窄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淀粉样变性
D.双侧股骨头坏死
修订诊断
Revising Diagnosis
1、支气管淀粉样变性;
2、慢性支气管炎;
3、双侧股骨头坏死。
【请您决策】
Q2、根据诊断,您觉得该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多选)
A.抗炎治疗
B.抗感染治疗
C.免疫抑制治疗
E.抗氧化、预防肺间质病变
治疗经过
Treatment Process
患者入院后给予布地奈德(2mg bid 压缩雾化)、乙酰半胱氨酸(0.3g bid 压缩雾化),多索茶碱(0.3g qd 静脉点滴),及止咳、清热解毒等治疗措施,患者咳嗽、咳痰症状缓解,强烈要求出院。
辅助检查
Ancillary Test
气管镜(第二次 2023-02-27):气管管腔通畅,黏膜光滑,隆突嵴增宽;右主支气管及其所属各叶段支气管管腔稍狭窄,黏膜苍白肥厚;左主支气管管腔呈孔状中度狭窄,镜身(外径6mm)可通过,黏膜普遍充血肿胀增生聚拢粗糙,抽吸后见左第二分嵴明显增宽,黏膜充血肥厚粗糙隆起;左上叶固有段支气管、左下叶各段支气管管腔聚拢狭窄,黏膜充血肿胀;左上叶舌段支气管管口黏膜肿胀致管腔几乎闭塞;左侧支气管管腔均扭曲变形。
病理结果: 出血背景中见少量淋巴组织,碳尘颗粒;淀粉样变,局灶异物肉芽肿形成,并腺肌上皮瘤样增生;刚果红染色(+)。
治疗经过
Treatment Process
联系风湿免疫科后,拟使用苯丙氨酸氮芥+泼尼松,辅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后患者出院,考虑股骨头坏死,仅服用乙酰半胱氨酸0.6g bid口服。
复查
reexamination
疗效评价
Therapeutic Efficacy
1、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机制不明,缺少大规模临床研究,治疗方式不确切;
2、乙酰半胱氨酸可直接或间接发挥抗氧化作用,直接作用是指其巯基和羟自由基、过氧化氢以及次氯酸直接结合,以清除氧化物;间接作用是指提高或保持支气管上皮衬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谷胱甘肽水平,抑制炎性细胞活化及炎性趋化因子的产生,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削弱细胞外基质形成能力,改善肺功能[1,2]。
马利军 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专家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与保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物联网医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教育协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基层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肺康复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常务编委
专家点评
Review expert Introduction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Tracheobronchial amyloidosis,TBA)是一种罕见的局限性淀粉样变,以淀粉样纤维蛋白异常沉积于呼吸道黏膜下及肌层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是源于前体蛋白的过量产生或特定突变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呼吸道的沉积,有学者推测是浆细胞或成纤维细胞发生异常免疫反应释放过量淀粉样沉积物质,也有可能与免疫球蛋白分泌过多、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如遗传因素、外界辐射、病毒感染或环境因素等,多肽链发生错误折叠和聚集将形成错误的蛋白质。任何组分异常均可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积聚成淀粉样物质。简而言之就是由前体蛋白到寡聚体、原纤维,最终形成淀粉样蛋白沉积。
TBA诊断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活检刚果红染色呈阳性。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TBA的检出率增加,对TBA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也为TBA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根据肺CT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分为上呼吸道淀粉样变和下呼吸道淀粉样变,后者可再分为4 型:(1)气管支气管型;(2)肺部单个或多个结节型;(3)粟粒状或融合结节型;(4)肺部弥漫性病变型。其中气管支气管型较为常见。
TBA临床治疗仍存在难点,治疗关键在于抑制淀粉样物质的合成及其在黏膜下的沉积,减少淀粉样蛋白前体的产生。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仅基于病例报告研究,没有正式的随机对照试验。常用化疗方案有美法仑+泼尼松(MP方案),地塞米松代替泼尼松后疗效更好,疾病缓解率和总体生存率有明显提高。Morales等报道了1例单纯秋水仙碱治疗TBA的案例,4年随访中预后良好,其余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二甲基亚砜(DMSO)、环磷酰胺虽有一定疗效,可部分缓解患者症状,但不同文献报道疗效不尽相同。新型化疗药物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该患者因长期酗酒及2月前感染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加重,40年的酗酒史因呼吸系统症状加重方停止。长期酗酒导致机体持续氧化应激介导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引起组织损伤,导致该患者股骨头坏死、气管、支气管壁前体蛋白过量产生及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呼吸道的沉积,最终形成支气管淀粉样变导致狭窄。
明确诊断后建议患者接受化疗与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患者担心药物不良反应且患有股骨头坏死,仅同意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
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拮抗过氧化物的氧化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并提升谷胱甘肽水平,增强抗氧化应激、抗炎,可以抑制各种原因所致的气管、肺细胞外基质增厚、淀粉样物质的合成和在黏膜下的沉积。乙酰半胱氨酸中谷胱甘肽中的巯基基团,可保护肺部而免受有毒物质的侵害,减少纤维异常增生,减少肺基底膜、肌层异常蛋白沉积。同时恢复机体异常的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增加肺部防御机制,保护肺功能[3,4]。
本病例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性所致的支气管狭窄,取得明显临床效果,经验宝贵,为TBA这一罕见病在目前缺少临床统一规范方案、且缺少有效药物的情景下提供了好的参考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祛痰/抗氧化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2(16):1202-1205.
[2]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临床医学研究与实际志.2020.5(19):1-4
[3] Zheng JP, et al. Lancet Respir Med.2014;2:187.
[4] Aldini G,et al. Free Radic Res. 2018 Jul;52(7):751-76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