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9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制定发布了国内首部《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该共识的出台在学术界造成很大反响,大大推动了GERD的多学科合作,为GERD的多学科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近年来,GERD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进展突飞猛进,多个国内外权威学术机构相继发布了GERD相关共识或指南,相关概念和诊疗方案均有较大程度的更新,同时我国GERD多学科合作进入崭新的阶段,为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病学分会再次牵头,决定对原版共识进行全面的更新和补充。
以下为《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推荐意见:
共识意见1:
咽喉反流性疾病、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和胃食管气道反流性疾病等概念的提出大大延伸了GERD的内涵,有助于多学科合作的开展。
[专家意见:A+(85.5%),A(10.9%),A-(1.8%),D(1.8%);消化科认可度:98%,外科认可度:98%,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86%]
共识意见2:
典型GERD样症状的患者根据内镜下的表现、反流监测的结果以及抑酸治疗的反应目前分为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食管、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高敏感和功能性烧心等亚型。
[专家意见:A+(72.7%),A(20.0%),A-(5.5%),D(1.8%);消化科认可度:85%,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3:
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食管、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高敏感和功能性烧心之间存在关键性的区别特征,但也存在部分相似性、动态转化和重叠的现象。
[专家意见: A+(63.6%),A(23.6%),A-(7.3%),D(1.8%),D+(3.6%);消化科认可度:78%,外科认可度:96%,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86%]
共识意见4:
非酸反流性GERD、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夜间胃食管反流和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等GERD亚型在临床上重要性逐渐凸显。
[专家意见:A+(65.5%),A(29.1%),A-(3.6%),D-(1.8%);消化科认可度:86%,外科认可度:94%,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5:
非酸反流是除酸反流之外重要的反流形式之一,在反流事件中的比例往往与酸反流相当,且在抑酸治疗的情况下可能成为主要的反流形式。
[专家意见: A+(74.5%),A(14.5%),A-(7.3%),弃权(3.6%);消化科认可度:85%,外科认可度:98%,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6: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也称为胆汁反流)常与GERD典型症状、PPI抵抗和Barrett食管病变有关。但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和作用机制仍有待继续阐明。
[专家意见: A+(69.1%),A(27.3%),A-(3.6%);消化科认可度:91%,外科认可度:95%,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2%]
共识意见7:
共识意见7:因非酸反流性GERD以弱酸和弱碱为主,加上反流高敏感和/或食管外反流等原因,可导致抑酸治疗效果不佳,而成为GERD治疗的难点之一。
[专家意见: A+(70.9%),A(20.0%),A-(3.6%),D(1.8%),弃权(3.6%);消化科认可度:89%,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88%]
共识意见8:
夜间胃食管反流症状是部分GERD患者的主要症状,是GERD的一个常见类型,也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原因。
[专家意见:A+(65.5%),A(27.3%),A-(3.6%);消化科认可度:90%,外科认可度:94%,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9:
夜间胃食管反流症状可导致睡眠障碍,并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专家意见: A+(70.9%),A(27.3%),弃权(1.8%);消化科认可度:94%,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10: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指双倍PPI治疗8周时症状仍反应不足或无效,或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仍持续存在的 GERD。
[专家意见:A+(67.3%), A (27.3%), D+ (3.6%), 弃 权(1.8%);消化科认可度:88%,外科认可度:96%,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84%]
共识意见11: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存在于GERD的各种亚型之中,通常与未充分控制的反流有关,也可能是非反流因素所致,通常也可能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
[专家意见:A+(67.3%),A(27.3%),A-(3.6%),D-(1.8%);消化科认可度:88%,外科认可度:95%,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4%]
共识意见12:
多个部位和多种因素均参与了GERD的发生,而胃食管结合部是反流发生的最主要解剖学异常部位。
[专家意见: A+(80.0%),A(14.5%),A-(5.5%);消化科认可度:93%,外科认可度:98%,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2%]
共识意见13:
食管裂孔疝可导致胃食管结合部抗反流屏障出现解剖性和功能性障碍。
[专家意见:A+(90.9%),A(7.3%),弃权(1.8%);消化科认可度:93%,外科认可度:98%,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100%]
共识意见14:
食管裂孔疝和贲门松弛是大部分慢性GERD的解剖学病因,并且GERD通常可随着食管裂孔疝的增大而加重。
[专家意见:A+(69.1%),A(18.2%),A-(7.3%),D-(3.6%),弃权(1.8%);消化科认可度:89%,外科认可度:93%,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1%]
共识意见15:
胃食管低动力状态是GERD的主要动力学特征,也是胃食管反流常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专家意见: A+(74.5%),A(16.4%),A-(5.5%),D-(1.8%),弃权(1.8%);消化科认可度:91%,外科认可度:93%,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2%]
共识意见16:
反流通道对反流物的敏感性和抵抗力,与GERD的症状和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
[专家意见: A+ (80.0%), A (16.4%), D(1.8%),弃权(1.8%);消化科认可度:96%,外科认可度:95%,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4%]
共识意见17:
咽喉-气道的高反应性,及其对反流物的抵抗能力和清除能力均弱于食管,导致咽喉-气道对反流物的反应阈值通常低于食管。
[专家意见: A+(76.4%),A(20.0%),A-(1.8%),D+(1.8%);消化科认可度:89%,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2%]
共识意见18:
食管外症状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有两种机制:食管外反流物(通常是微量和气/雾态的)对气道的直接作用。和/或食管内的反流暴露通过神经反射或免疫介导,使食管外脏器间接受累。而且食管外综合征和胃食管反流之间又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
[专家意见:A+(76.4%),A(23.6%);消化科认可度:96%,外科认可度:94%,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19:
儿童与成人GERD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异同点,更需要注意区分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 。
[专家意见: A+ (78.2%), A(16.4%),A-(5.5%);儿科认可度:100%,消化科认可度:89%,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8%]
共识意见20:
中医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胃之气痞结中焦,胃中浊气当降不降,向上逆行,导致一系列食管及咽喉、肺、口腔等食管外症状,是 GERD 的基本病机。
[专家意见: A+(50.9%), A (14.5%), A- (10.9%), 弃 权(23.6%);中医科认可度:93%,消化科认可度:88%,外科认可度:92%,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3%]
共识意见21:
GERD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食管综合征和食管外综合征,二者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出现。需要指出的是GERD的不典型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并非GERD的特异性症状,通常需要PPI 试验和客观检查等进一步确认。
[专家意见:A+ (85.5%), A (10.9%), A- (1.8%), D+(1.8%);消化科认可度:93%,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儿科认可度:100%,中医科认可度:86%]
共识意见22:
识别 GERD 症状是诊断 GERD第一个关键步骤,若患者存在典型而明显的反流(regurgitation)和烧心等症状,常提示GERD的诊断。
[专家意见:A+(92.7%),A(7.3%);消化科认可度:95%,外科认可度:100%,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100%]
共识意见23: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性狭窄、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等是胃食管反流导致的主要食管并发症和特征性病变。另外,部分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鳞癌也被证明可能与胃食管反流有关。
[专家意见: A+(69.1%),A(18.2%),A-(3.6%),D-(1.8%),D(1.8%),弃权(5.5%);消化科认可度:85%,外科认可度:94%,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24:
胃食管反流是部分患者咽喉-气道炎症和病变(声带接触性肉芽肿、声带白斑、肺纤维化和肿瘤等)的诱发因素和可能病因,但机制不明且缺乏特异性,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和寻找反流的客观证据。
[专家意见: A+ (81.8%), A(16.4%),弃权(1.8%);消化科认可度:96%,外科认可度:98%,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25:
严重的反流可导致口腔pH值和唾液参数改变,引起口腔软组织和硬组织的症状和病变,并以牙腐蚀为主要表现。
[专家意见:A+(69.1%), A (27.3%), A- (1.8%), 弃 权(1.8%);口腔科认可度:100%,消化科认可度:90%,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3%]
共识意见26:
处于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儿童的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有别于成人,需要加以注意和识别。
[专家意见:A+(89.1%),A(9.1%),A-(1.8%);儿科认可度:100%,消化科认可度:95%,外科认可度:99%,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8%]
共识意见27:
多数GERD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度或中度,部分患者的GERD相对严重,而需要更积极的医疗干预。可通过GERD相关症状、并发症、药物负担、酸暴露异常,以及解剖学异常的程度来综合评价患者GERD的严重程度。
[专家意见:A+(74.5%),A(18.2%),D(1.8%),D+(1.8%),弃权(3.6%);消化科认可度:91%,外科认可度:96%,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86%]
共识意见28:
大约一半以上患者的GERD为慢性病程,需要按慢病管理。临床表现越严重,病史越长,越可能造成GERD加重和迁延不愈。
[专家意见:A+(81.8%),A(16.4%),A-(1.8%);消化科认可度:95%,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4%]
共识意见29:
当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GERD患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有上升趋势,并与韩国和日本接近。
[专家意见:A+(76.4%),A(14.5%),A-(3.6%),D-(1.8%),弃权(3.6%);消化科认可度:96%,外科认可度:93%,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100%]
共识意见30:
在欧美GERD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约为10%~30%,其中轻度反流性食管炎占绝大多数;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约为7.0%,其中短段Barrett食管占绝大多数。我国的反流性食管炎和 Barrett 食管的患病率则明显低于欧美。
[专家意见: A+ (76.4%), A (9.1%), A-(7.3%),D(1.8%),D+(1.8%),弃权(3.6%);消化科认可度:85%,外科认可度:93%,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共识意见31:
食管外反流综合征也显示出较高的患病率,然而更准确地流行病学数据需要进一步研究。
[专家意见:A+(87.3%),A(7.3%),A-(3.6%),D+(1.8%);消化科认可度:95%,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88%]
共识意见32:
GERD的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更高,这与衰老导致的抗反流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专家意见:A+(85.5%),A(9.1%),A-(1.8%),弃权(3.6%);消化科认可度:99%,外科认可度:98%,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8%]
共识意见33:
轻度症状每周≥2 d,或中度/重度症状每周≥1 d,并已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如8周以上);或检出明确的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可考虑诊断为GERD。该定义可同时适用于食管综合征和食管外综合征。
[专家意见: A+ (60.0%), A(20.0%),A-(12.7%),D-(3.6%),D(1.8%),弃权(1.8%);消化科认可度:80%,外科认可度:97%,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3%]
共识意见34:
目前食管外综合征的诊断缺乏金标准,临床表现非特异,且经常存在多种因素和疾病重叠,故食管外综合征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并考虑共患病。[专家意见:A+(89.1%),A(9.1%),D(1.8%);消化科认可度:90%,外科认可度:99%,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100%]
共识意见35:
GERD相关的心理障碍高发,可为部分 GERD 患者的病因之一或共病,建议在GERD诊疗实践中予以筛查和评估,必要时给予心理干预。而存在控制不佳的客观反流患者应寻求更有效的抗反流治疗方法。
[专家意见: A+(83.6%),A(9.1%),A-(5.5%),D(1.8%);消化科认可度:90%,外科认可度:96%,呼吸和耳鼻喉科认可度:96%]
内容节选自《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20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