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哪些药物最容易导致肝损伤?

2018-05-28作者:岁月静好资讯
药物性肝损伤

指导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茅益民教授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最为重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是不明原因肝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欧美国家的研究数据表明,在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至少有10%的患者因药物引起,而在因黄疸住院的患者中,也至少有5%是由药物引起的。在美国的肝移植中心,药物性肝损伤已超过其他肝病成为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约占50%以上。近年来,我国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严重肝脏损伤或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例也日渐增多。

药物引起肝损伤,分三种情况

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中,有些是因为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对肝脏有直接毒性,用药剂量越大,发生肝损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如大多数感冒药的常用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有些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对肝脏并无毒性,绝大多数患者不会发生肝损伤,仅极少数患者可能因对某种药物代谢的明显异常或对药物的某种成分过敏而发生肝损伤。

易引起肝损伤的常见药物有哪些

一般地说,非甾体消炎药、抗生素等是欧美国家引起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此外,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精神系统疾病治疗药物、心脑血管治疗药物、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抗真菌类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包括口服避孕药)等都是目前已知的引起肝损伤频率较高的药物。在应用这些药物时,应加强监测,以便早期发现肝损伤的信号。

中药比西药更安全吗

在广大群众中,这种想法很普遍,但却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中草药所致的肝损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报道,中药所致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数的21.0%~51.4%。临床上,因服用中药后出现肝损伤的患者不在少数。在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经仔细询问病史,我们发现不少患者都曾有服用中药的病史。服用中药后出现的肝损伤,有的仅表现为轻微的转氨酶升高,严重的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中药为天然药物,没有不良反应。

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人体对其的代谢过程也非常复杂,不同成分中药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是非常清楚,且近年来中药材污染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会。

会引起肝损伤的中药有哪些

目前已知的能够引起肝损伤的常用中药包括:黄药子、菊三七、苍耳子、何首乌、雷公藤、苍术、天花粉、桑寄生、麻黄、柴胡、番泻叶、蜈蚣、合欢皮、丁香、川楝子、蓖麻子、罂粟、姜半夏、泽泻、大黄、虎杖、防己、土荆芥、朱砂、斑蝥、穿山甲、乌头等。已知的可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壮骨关节丸、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复方青黛胶囊 (丸)、白癜风胶囊、麻杏石甘汤、大黄牡丹皮汤、湿毒清、血毒丸、追风透骨丸、消咳喘、壮骨伸筋胶囊、骨仙片、牛黄解毒片、天麻丸等。此外,一些外用中药也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如鱼胆、鱼藤、雄黄、生棉籽油等。

特别提醒

除中药外,为达到养生保健目的而不加选择地盲目服用各种保健品,也是引起肝损伤的重要原因。

转自:爱肝联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