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维生素C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凭借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及美容等多重功效为大众熟知。自其抗肿瘤作用被报道以来,相关学术争议始终存在,学界对维生素C与肿瘤关系的探索也从未止步。
维生素C治疗癌症的说法,似乎是从著名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1901-1994)开始流行的。1979年,鲍林出版了《维生素C与癌症》一书,认为大剂量维生素C对癌症有效。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维生素C确实具有抗癌效果。
早在2015年,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科学》(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高水平的维生素C或可杀灭小鼠机体及细胞培养物中的特定类型的结直肠癌细胞。
2017 年 8 月 17 日,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 Restoration of TET2 Function Blocks Aberrant Self-Renewal and Leukemia Progression 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发现,静脉注射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以激活小鼠体内的TET2酶,进而促进DNA去甲基化,并诱导干细胞成熟、抑制白细胞干细胞的增殖,最终阻止白血病的发展。
无独有偶,2017年8月21日,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另一国际知名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 Ascorbate regulates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function and leukaemogenesis 的文章,研究结果表明,造血干细胞能够吸收异常高水平的抗坏血酸盐(维生素 C),进而调节自身功能,从而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2025年2月28日,哈佛医学院附属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何吓俤(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PI)等人在《细胞》( 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 Lysine vitcylation is a vitamin C-derived protein modification that enhances STAT1-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直接修饰赖氨酸残基形成(vitcyl-lysine),这一被称为 vitcyation 的过程能够调节 STAT1信号,并通过阻止STAT1去磷酸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总之,该研究为维生素C在蛋白质修饰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见解,为理解其生物学效应和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前不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周利群、李学松教授团队与解放军总医院慈维敏教授团队合作的题为“Single-Cell Analysis Reveals that Vitamin C Inhibits Bone Metastasis of Renal Cancer via Cell Cycle Arrest and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ing”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Q1区,IF=14.3),系统阐述了维生素C对于骨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
该研究不仅发现了维生素C在靶向肿瘤干细胞及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还突显了维生素C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巨大潜力,更进一步提示,维生素C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成为肾癌患者当前治疗方案中极具价值的补充治疗手段。
文章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留言,对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更是充满期待。那么,维生素抗癌的临床应用是否如读者期待的一样可靠呢?
其实,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控瘤新药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营养代谢分会就联合发布了一份共识——《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对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HDVC)治疗机制、HDVC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肿瘤HDVC适应证和禁忌证、临床治疗优势方案、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敏感性精准治疗代谢分子表型、强化治疗策略和疗效监测等达成了共识,以期提高肿瘤HDVC治疗规范化水平和疗效。本文在此做简要分享(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共识全文)。
肿瘤HDVC治疗适应证:肿瘤HDVC治疗是一种广谱抗肿瘤方法,无HDVC治疗禁忌证晚期肿瘤患者,如一、二线治疗方案失败可以考虑HDVC作为辅助治疗,KRAS/BRAF基因突变晚期肿瘤患者推荐一线联合用药。
绝对禁忌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和维生素C过敏患者为肿瘤HDVC治疗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肾功能不全及泌尿系结石、活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中重度体腔积液、重度贫血、严重电解质平衡紊乱、孕妇或哺乳期及儿童患者为HDVC相对禁忌证。
①HIF-1α 过表达;
②GLUT1 高表达和KRAS/BRAF基因突变;
③TET2、IDH1/ 2、L2HGDH 或WT1 等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突变;
④“富铁”肿瘤;
⑤OMM Cyb5R3 高表达;
⑥错配修复基因突变。
上述是肿瘤HDVC精准治疗代谢表型,但需要更多临床试验验证。
肿瘤HDVC治疗原则是“足剂量,长疗程”。维生素C常用剂量为1.5 g/kg,推荐单次滴注剂量是75~100 g 或1.5~2.2 g/kg,超过推荐范围并不能提升疗效。
首次接受HDVC治疗患者,为了减少未预见毒性, 序贯给予0.2 g/kg、0. 4g/kg 和0. 8 g/kg试验剂量,每个剂量1 d,安全时才用目标剂量。
肿瘤HDVC单药治疗疗效“脆弱”,与放疗、化疗、PD-1/PD-L1抗体联合应用是常用强化治疗方案。HDVC联合PARP抑制剂治疗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联合靶向药物方案之一,对于同源重组修复系统缺陷为特征的肿瘤患者采用HDVC静脉注射与PARP抑制剂(尼拉帕尼、奥拉帕尼)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肿瘤HDVC治疗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口干、疲劳、出汗、寒战、面红、失眠、眩晕、上腹部不适和虚弱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且可被患者耐受,进食或饮水后缓解,与输注过程中渗透负荷相关。
部分患者可发生一定程度水肿,需警惕药物过敏导致的血管性水肿。高血压、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钙血症、急性草酸盐肾病、血栓形成、血糖检测误差是肿瘤HDVC治疗较为常见不良反应,部分需要药物治疗甚至停用HDVC治疗。
溶血是HDVC治疗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G-6-PD缺乏患者。呼吸急促、尿色变深、严重贫血是HDVC治疗溶血典型临床表现。给药过程中一旦出现溶血征象(如黄疸、血尿等),须立即停药并行血涂片检查,静脉补液避免破碎红细胞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损伤,必要时输血或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输血或血液置换是抢救中重度溶血患者的主要方法。
总之,随着肿瘤HDVC治疗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不断积累,肿瘤HDVC治疗显现出一定治疗效果,作为一种较为廉价、安全的治疗方法逐渐引起肿瘤医师重视,尤其肿瘤HDVC精准强化治疗概念和策略的提出,显著提高了肿瘤HDVC治疗效果。
然而,维生素C是一种具有还原性且不稳定、半衰期仅2 h的药物,多种因素可以影响HDVC治疗肿瘤效果,肿瘤HDVC治疗需要规范化应用才能获得更为稳定的疗效。
综合整理自:生命科学与营养、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往期内容、《肿瘤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