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Neuroradiology:血栓的年龄与结局

2023-04-18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点击报名爆款活动,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脑血管病海报 - 副本.jpg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大血管闭塞(LVO)通常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成功再通可以改善预后。随着用于治疗LVO-AIS取栓设备的引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分析了栓子成分,并根据栓子成分预测卒中病因、再灌注成功率和临床结局。尽管已经对栓子进行过详细的组织学分析,但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栓子成分和成像特征上。


近年来,人们非常关注取栓时血栓的年龄。血栓年龄(新鲜与陈旧)主要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来确定,根据心脏研究中既定的组织病理学定义。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其他相对常见且易于识别的血栓成分,如血栓中是否存在含铁血黄素以及其分布,这可以分析血栓的年龄。事实上,据报道,血栓年龄会影响AIS患者静脉溶栓和机械血栓切除术的成功率和临床结局,并预测血栓抽吸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然而,大多数研究尚未报道血栓年龄(含铁血黄素存在与否)是否影响LVO-AIS患者的机械血栓切除术过程和临床结局。


2023年2月来自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黄立安教授等在Neuroradi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探讨了前循环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栓年龄及其与临床和手术参数的关系。


在机械取栓过程中收集了107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连续AIS患者的血栓。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根据含铁血黄素阴性/阳性,将血栓分为新鲜(<3天)或陈旧(≥3天)。根据其主要分布,将陈旧性血栓进一步分为局灶性含铁血黄素血栓或弥漫性含铁红黄素血栓。根据血栓年龄比较神经介入数据和临床结局。


29例患者为新鲜血栓,78例患者为陈旧血栓。与新鲜血栓患者相比,陈旧血栓患者的机械再通时间更长(p=0.027),纤维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占比更高(均p=0.02),红细胞占比更低(p=0.001),出院时(p=0.019)和90天后(OR=2.76,95%CI=1.09–6.99,p=0.032)的临床结局更差。此外,18名(16.8%)患者的陈旧性血栓中存在局灶性含铁血黄素,这与90天后的不良临床结局独立相关(调整后OR=5.37,95%CI=1.14–25.28,p=0.034)。


最终作者认为,陈旧性血栓,特别是那些有局灶性含铁血黄素的患者,可能有助于识别3个月时临床结局不佳的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卒中患者。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热文推荐


颅内病变 MR、CT 的阅片技巧,太赞了 !| 最全影像总结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100问

必须收藏的颅脑21种影像征象!

12对脑神经记忆口诀及图谱

神经综述:恶性高热研究进展

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是?

关于反复发作的偏头痛,走出这些认识误区

眩晕:床旁检查与定位|基本功

急性卒中处置流程【国家卫健委版】

行走不稳一例分享

阿尔茨海默病病例分析,诊疗规范解读!

分水岭脑梗死的影像诊断

警惕!这些疾病太容易被误诊为脑梗死了!

卒中后疼痛,如何处理?

术后谵妄,干货总结!

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六大误区

病例分享 | 轻型卒中患者的超早期快速溶栓

周围性面瘫:临床诊治与误区

脑干的内部解剖、表面解剖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降压药物的选择

短暂发作的眩晕:不要漏诊这个病!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