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张图】快速搞定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的药物选择

2023-07-13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非原创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由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于2016年发起,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和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组织建设,致力于不断推进标准化的代谢病诊疗模式。

近日,MMC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最新代谢病诊疗指南,最新发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

本文参考相关指南及行业标准,总结归纳2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经验,为医护人员诊疗提供参考,进而使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获益。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HbA1c的控制目标


糖尿病患者HbA1c目标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预期寿命、病程、并发症以及合并症严重程度等诸多方面。


(1) HbA1c<8.0%

对于具有较大年龄、较短预期寿命、较长病程、曾发生过严重低血糖或未察觉的低血糖、有明显大血管或微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7.0%~8.0%。


(2) HbA1c<7.0%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糖尿病患者,HbA1c<7.0%可降低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3) HbA1c<6.5%

对具有较长预期寿命、较短病程,且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无低血糖或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建议采用更加严格的HbA1c<6.5%。


(4) HbA1c<5.7%

HbA1c为5.7%~6.4%的人群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推荐进行早期筛查、随访及干预,HbA1c控制至<5.7%可有效延缓甚至预防其发展为糖尿病。


血压的控制目标


(1)血压<130/80 mmHg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较为年轻、健康状况较好且无明显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血压控制至<130/80 mmHg。


(2)血压<140/90 mmHg

对于高龄、健康状况不佳、存在靶器官损害甚至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强化降压可能会由于脏器血流灌注压不足而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可适当放宽目标值至140/90 mmHg。


血脂控制目标


  • 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

  • 合并ASCVD:LDL-C<1.8 mmol/L。

  • 合并或未合并ASCVD:三酰甘油(TG)<1.7 mmol/L。


代谢综合达标


代谢综合达标即HbA1c<7.0%、血压<130/80 mmHg和LDL-C<2.6 mmol/L。


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规范



 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流程


早期联合治疗可增加降糖作用的持久性,兼顾体重和心肾保护等临床效益。其中以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以及DPP-4抑制剂为代表的口服降糖药三联方案,可针对糖尿病多重病理生理机制,具有优化降糖、心肾保护、减低体重及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常规治疗路径


  启动胰岛素治疗的3个要点  

👇👇👇



01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以及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HbA1c仍未达标,应尽早(3个月内)启动胰岛素治疗。

对于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且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采用短期(2周~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





02

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尽可能避免发生低血糖,并注意评估患者的体重变化及是否合并脂肪肝等。





03

如血糖已控制达标,则应依据胰岛功能和体重变化情况等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管理


首选降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为有效控制血压,需要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CCB)、小剂量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也可选用复合药物,如ARB+噻嗪类利尿剂,在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及调整降压目标。


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糖尿病伴心血管高危人群可应用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应用需要考虑患者的高危因素、性别、年龄及出血风险分层管理。阿司匹林的适宜剂量范围为75~100 mg/d。


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应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拮抗剂氯吡格雷(75 mg/d)作为二级预防。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管理规范


控制血糖,优先使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动剂。


已知冠心病的患者,排除禁忌后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并考虑使用ACEI或ARB以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既往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在心肌梗死后持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至少2年。


病情稳定的充血性心衰患者,若无禁忌,建议使用SGLT2抑制剂及二甲双胍。病情不稳定或因心衰住院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参考资料:
①《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
②《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行业标准》


END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综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