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由中国工程院宁光院士于2016年发起,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和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组织建设,致力于不断推进标准化的代谢病诊疗模式。
近日,MMC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最新代谢病诊疗指南,最新发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代谢病管理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
本文参考相关指南及行业标准,总结归纳2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经验,为医护人员诊疗提供参考,进而使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获益。
糖尿病患者HbA1c目标的制定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预期寿命、病程、并发症以及合并症严重程度等诸多方面。
(1) HbA1c<8.0%
对于具有较大年龄、较短预期寿命、较长病程、曾发生过严重低血糖或未察觉的低血糖、有明显大血管或微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HbA1c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至7.0%~8.0%。
(2) HbA1c<7.0%
对大多数非妊娠成年糖尿病患者,HbA1c<7.0%可降低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3) HbA1c<6.5%
对具有较长预期寿命、较短病程,且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无低血糖或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建议采用更加严格的HbA1c<6.5%。
(4) HbA1c<5.7%
HbA1c为5.7%~6.4%的人群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推荐进行早期筛查、随访及干预,HbA1c控制至<5.7%可有效延缓甚至预防其发展为糖尿病。
(1)血压<130/80 mmHg
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较为年轻、健康状况较好且无明显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血压控制至<130/80 mmHg。
(2)血压<140/90 mmHg
对于高龄、健康状况不佳、存在靶器官损害甚至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强化降压可能会由于脏器血流灌注压不足而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可适当放宽目标值至140/90 mmHg。
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
合并ASCVD:LDL-C<1.8 mmol/L。
合并或未合并ASCVD:三酰甘油(TG)<1.7 mmol/L。
代谢综合达标即HbA1c<7.0%、血压<130/80 mmHg和LDL-C<2.6 mmol/L。
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治疗流程
早期联合治疗可增加降糖作用的持久性,兼顾体重和心肾保护等临床效益。其中以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以及DPP-4抑制剂为代表的口服降糖药三联方案,可针对糖尿病多重病理生理机制,具有优化降糖、心肾保护、减低体重及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常规治疗路径
启动胰岛素治疗的3个要点
👇👇👇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以及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HbA1c仍未达标,应尽早(3个月内)启动胰岛素治疗。
对于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且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采用短期(2周~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尽可能避免发生低血糖,并注意评估患者的体重变化及是否合并脂肪肝等。
如血糖已控制达标,则应依据胰岛功能和体重变化情况等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首选降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为有效控制血压,需要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CCB)、小剂量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也可选用复合药物,如ARB+噻嗪类利尿剂,在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及调整降压目标。
糖尿病伴心血管高危人群可应用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应用需要考虑患者的高危因素、性别、年龄及出血风险分层管理。阿司匹林的适宜剂量范围为75~100 mg/d。
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应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拮抗剂氯吡格雷(75 mg/d)作为二级预防。
控制血糖,优先使用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动剂。
已知冠心病的患者,排除禁忌后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并考虑使用ACEI或ARB以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既往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在心肌梗死后持续使用β受体阻滞剂至少2年。
病情稳定的充血性心衰患者,若无禁忌,建议使用SGLT2抑制剂及二甲双胍。病情不稳定或因心衰住院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综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