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吃不吃降压药,不只看血压?《柳叶刀》子刊百万人数据:这个指标更重要!

2022-02-20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高血压非原创 前沿进展

几十年来,降压治疗都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基石。大多数临床指南都建议对确诊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 mmHg)进行降压治疗。


但过去20年里,随着证据更新,降压治疗启动与否的决策观念正在更新,转为“对可能受益最多的患者”进行治疗,而非只对“高”血压群体进行治疗。



这包含了两个重大变化

一是结合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


二是ACC/AHA指南已建议启动降压治疗的血压阈值从140/90 mmHg降低到130/80 mmHg。


那么,在降压治疗决策中,风险预测值和血压阈值这两个因素,对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程度,哪个更重要?


近日,《柳叶刀-老龄健康》发表一项重要研究发现,覆盖百万人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







在相当广泛的血压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降压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


微信图片_20220209141059.jpg


对于临床实践而言,这意味着,在强调血压控制目标值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的关注。


通过治疗大量预测风险高的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负担。而如果患者中期预测风险较低时,也可以不急于启动药物治疗,先尝试非药物降压。


这是一项在英国人群中开展的队列研究,自2011年1月1日起纳入了109.9万30-79岁的患者(加入研究时中位年龄为52岁),57.3%为女性。随访直至2018年11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IQR 2.6-6.0年;总随访时间为4.6万人——年)。


研究重点关注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QRISK2算法)和收缩压对三项健康结局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潜在靶器官损伤(包括对大脑、心脏、眼睛和肾脏的损伤)、无已知原因的痴呆症。


在加入研究时,这些患者的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中位值为4.6%(IQR 1.4%–12.0%),平均收缩压为129.1 mmHg。随访期间共报告51996例心血管疾病事件,心血管疾病的总体发生率为11.2例/1000人——年。


数据分析显示:


首先,意料之内的是,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和靶器官损伤的发生普遍随之增加;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与各类疾病事件发生率也呈正相关。


但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的影响更明显。


  • 在预测风险的同一区间,收缩压升高对上述健康结局的影响相对很小。例如,对于预测风险为10.0%–19.9%的这一组患者,收缩压<110 mmHg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0.1例/1000人——年,收缩压升至≥180 mmHg,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23.6例/1000人——年。


  • 相反,相同血压区间,不同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的人群,差别非常之大。比如,在收缩压为140.0 mmHg–149.9 mmHg的这一组患者中,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10.0%和≥30.0%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分别为6.9例/1000人——年和52.3例/1000人——年。


微信图片_20220209141102.jpg

▲不同收缩压和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值(以加入研究时计)的人群,在随访期间各项健康结局的发生率。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是所有心血管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风、外周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出血性中风、慢性肾脏疾病和痴呆症。


更直观的一组数据对比是,比起预测风险低(<10%)但收缩压高(≥160 mmHg)的患者,收缩压不高(<140 mmHg)但预测风险高(≥20%)的患者,多种疾病发生率都更高,除了出血性中风。


微信图片_20220209141105.jpg

▲预测风险低但收缩压高 vs 收缩压不高但预测风险高,在随访期间各项健康结局的发生率。


论文总结指出,这项研究数据和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为了更好预防心血管疾病,降压治疗的关注点,需要从血压阈值和降压目标,转换为在心血管风险预测的整体背景下管理血压。


来源:医学新视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