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高血压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钙拮抗剂(CCB)与他汀类药物有怎样的相互作用,对患者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指南对此又是如何推荐,请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陈宝霞教授的观点吧。
《中国医学论坛报》:请您简单介绍一下CCB与他汀类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其原因。
陈宝霞教授:目前临床上常见的CCB主要包括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目前有研究报道了氨氯地平与和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存在相互作用[1],但与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目前尚没有明确报道。而关于硝苯地平与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这种差别可能与药物的分子结构不同相关。
大部分外源性药物在人体都经过肝脏途径代谢,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作为参与肝脏代谢途径中药物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发挥着重要作用。CYP450包含了多种代谢途径,大约90%的药物通过CYP3A4进行代谢,还有少部分药物通过CYP2C19进行代谢。和大部分药物一样,CCB与他汀类药物也都是通过CYP3A4途径代谢,两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是因为CCB通过影响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途径,造成药物蓄积,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导致肝酶、肌酶增高的风险增加。
《中国医学论坛报》:CCB与他汀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陈宝霞教授:他汀类药物容易导致肝酶、肌酶升高,引发横纹肌溶解、肌炎等并发症的高风险而受到广泛关注。他汀类药物联合强效的CYP3A4代谢途径抑制剂,会进一步增加严重肌痛或横纹肌溶解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他汀类药物使用说明中特别强调了化疗药物、抗真菌药物、环孢菌素及一些肾移植术后抗排异药物等是联合他汀类药物的禁忌。
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全球1/5的人口占有全球1/3的肝病发病率,加上易感基因等因素,我国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肝酶、肌酶升高的风险相较于欧美人群增高2~10倍。此外,CCB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大约80%的中国高血压患者从中获益,庞大的人群基数进一步增加了与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因此,CCB和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大,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是不利因素。
《中国医学论坛报》:国内有哪些指南对CCB和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给予了相关的推荐?您如何看待CCB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应用?
陈宝霞教授:我国及日本高血压指南中都特别提出,在高血压人群中,使用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时一定要慎重,且对他汀类药物剂量提出了限值,如辛伐他汀日剂量不得高于20 mg,以降低肝酶、肌酶增高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通常合并多种疾病,临床医生不能为了治疗高血压而忽略甚至放弃治疗其他疾病,怎样尽量避免这种临床药物的相互作用,最小化不良影响是临床用药选择的重点。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应避免不合理的用药方案的可能性,尽可能选择影响小的药物,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和安全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Wiggins BS, et al. Circulation. 2016;134(21):e468-e49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