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你为什么吃一点就饱?而别人可以吃很多!

2021-02-1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其他消化疾病非原创

吃一点就,这种病人很多,在门诊经常碰到,这在医学上称为“早”,患者再进食多一点点就上腹胀闷不适了,甚至上腹胀痛、堵塞,只能少量进食。


早饱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各种慢性胃病,尤其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另外在肝、胆、胰疾病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也可有此表现。为何会早饱呢?今日就与大家聊聊早饱。


先来了解一下你的:‍

胃是一个蚕豆形的空腔器官,横卧在上中腹和左上腹。胃主要负责食物的暂时贮存和机械性消化过程。食物进入胃后短暂储存,在胃液浸泡、胃壁蠕动作用下,被分解变成更易消化的食糜,然后逐步进入到肠道进行关键的化学性消化和吸收。


胃,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口袋,这个口袋的肌肉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其在饭前饭后的体积和大小明显不同,但胃本身的容量基本上恒定在一定的范围。


一般来说,人在空腹时,胃容量有 100 毫升,餐一顿之后可以达到1200~1600毫升,但经过一系列消化处理,胃容量又会恢复到空腹状态。


你吃一点点就了,并不是胃变小了!胃的大小还是这样,那又是为什么呢?


引起早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消化不良


参与消化的脏器有很多,胃肠肝胆都是重要消化器官,会影响消化功能,当消化不良时就会发生早饱。


胃主要功能是将各种食物在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的作用下搅拌分解成食糜,然后进入下一个消化环节。胃本身消化功能有限,但如果没有胃对食物的充分搅拌和初步分解,就会影响下一步消化环节。


慢性胃炎患者或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或因胃动力不足,就会影响胃的功能从而使消化不良。


肝、胰会分泌多种消化酶及胆汁参与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当肝、胰病变时消化酶、胆汁分泌不足,影响消化功能。


胆囊、胆道贮存、输送胆汁,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使胆囊萎缩或胆道梗阻都会影响胆汁释放,影响脂肪消化。


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无器质性病变,但也存在消化酶分泌不足和动力障碍的可能,因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当情绪不良时就会影响肝胆胰胃等分泌消化酶和胆汁并且会影响胃的动力。


全身性疾病时,也会影响到消化器官的功能,使胃酸、消化酶分泌不足而影响消化功能。


2 胃动力减退


胃蠕动减弱时,会影响食物在胃内研磨搅拌,影响食物分解消化;胃内食物排空减缓,胃内食物潴留。


不仅仅各种胃病,其他脏器及全身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有可能引发胃动力障碍而发生早


糖尿病长期血糖增高,会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动力不足,胃排空延迟而导致胃潴留,患者上腹胀闷、早


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


进食后胃底可舒张来容纳食物,如这个功能下降就会出现少量进食后即腹感,使胃纳减退。


各种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者胃底舒张功能会减退。

4 内脏敏感性增高,又称内脏感觉过敏


内脏敏感性增高,通俗讲就是胃对各种刺激如冷、热、酸、辣、膨胀等等特别敏感,如某种刺激程度,正常人对此没有什么反应或只轻微短暂不适,而内脏敏感性增高者会发生强烈不适感,甚至难以忍受,持续难以消除,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正常人对生理性刺激,是没有任何不适,如胃肠蠕动本是正常生理反应,但患者可感觉到比较明显的胀痛不适。


有一个最经典试验:在大肠内放置一个气球,如充气100毫升正常人没有反应而内脏敏感性增高者就会发生明显胀痛不适,这就是肠道对膨胀的敏感性增高。这是肠道试验,胃敏感性增高也是同样道理。


当内脏敏感性增高时,你进食稍多些就会产生明显上腹胀闷堵塞感,并持续存在,以至于严重影响你的再进食,这就是早饱。


内脏敏感性增高与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是由于长时间心理不良引起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之故。

5 饱腹阈值下降


饱腹阈值下降,主要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性厌食等等。


前面已经讲到胃的大小虽有一定差别,但大多数人胃的容量差不了多少。


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个人能吃3、4碗,而一个人吃半碗即胀,这并不是一个人的胃特大,一个人的胃特小,而是这两个人的饱腹阈值不同。


何谓饱腹阈值?可以理解为身体对饱胀感的判断,如果经常吃得很饱,阈值会上升,经常吃得少,阈值就会下降。


饱腹是一个复杂的身体感知过程,不仅受胃部食物多少的影响,心理暗示有一定的关系,更受到头部下丘脑神经的影响,这个部位会向你发送饱腹的信号。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人过去每餐一直吃一碗饭,由于身体或心情不佳或减肥等等原因,有一段时间只吃半碗饭,于是在吃了半碗饭后,身体就会自然告诉他「饱了」的信号。


如果突然他再想吃一碗饭,身体会习惯地提醒道:吃了半碗后没办法再吃了。这时,他会觉得自己食量变小了,早饱了,但这个「变小」是饱胀的阈值下降之故。


6 社会心理因素


如个性异常、焦虑、抑郁、恐惧、病、社会关系紧张,甚至疲劳等等都会影响消化功能及胃动力,并会引起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而导致内脏敏感性增高,这一系列都会引起早


总之,早的原因很多,但在不同疾病中其主要原因又有所不同,如:


•肝胆胰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早主要是消化酶分泌不足,还有胃动力减慢;


•在糖尿病轻瘫中主要是胃动力障碍;


•萎缩性胃炎,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不足;


•慢性胃炎,主要与胃动力不足有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上述几条都有关系,但主要是胃底舒张功能下降、内脏敏感性增高、饱腹阈值下降、心理因素。


但在不同的人中侧重点又不一样,这要具体分析每个患者的情况而定。


作者:王伯军

文章来源于王伯军大夫消化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