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均能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这两项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PICC置管患者与PORT置管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因置管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1、 PICC导管应由专业护士维护,患者及家属不可以自行维护。
2、 应保持穿刺处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无菌透明敷料有固定导管和保护穿刺点的作用,不要擅自撕下敷料,如发现敷料有卷边,脱落或敷料因有汗液而松动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3、 携带PICC导管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但应避免游泳,避免置管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不能用此手臂做托举哑铃等持重的锻炼。
4、 注意不要在置管侧手臂上扎止血带,测血压。保护PICC导管外露的接头,防止导管损伤和将导管拉出体外。衣服的袖口不宜过紧,在穿脱衣服时要防止把导管带出。
5、 携带PICC导管可以进行淋浴,但应避免盆浴及泡浴,在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部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分别用胶布贴紧。淋浴后应检查敷料是否有浸水松动,如有应及时更换。
6、 学会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有无脓性分泌物等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7、 如果发生导管断裂,敷料脱落,导管移位,导管中有血液返流等异常情况时要镇静,并掌握应急时的处理方法。
8、 PICC导管每周应进行一次冲管、更换敷料和肝素帽的基本维护。在使用和维护时,禁止使用10 ml以下的注射器,特别注意在做CT和MRI检查时禁止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PICC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长期使用黏胶类敷料,皮肤可能会因为角质层被破坏而出现红肿,皮疹等皮肤损伤的现象,若无并发感染,可在消毒完毕后涂抹无痛保护剂,使皮肤与黏胶类敷料隔离,从而达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9、 发生应急情况的处理:
(1) 当透明敷料潮湿(洗澡后,出汗等原因)而发生不完全性脱落时,可以让家人或自己小心地把敷料揭下,注意敷料应由下往上揭,以免将导管带出,用备用的消毒棉签蘸消毒液,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的方法小心地擦拭二遍,等消毒液干燥后,再按固定的要求贴上透明敷料和胶布。
(2) 如果不小心将PICC导管带出较长一段,不要盲目插入,应用无菌透明敷料将带出的导管固定,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情况对其进行修剪或更换导管。
(3) 当导管的接口处出现渗液,渗血时应检查导管是否有破裂,如确已发生导管破裂,不要用力扯拉导管,应保持原位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及时到医院进行修复。
(4) 当发现PICC导管中有暗红色的血液时,应到医院请专业人员先将导管中的积血抽出(避免将血栓冲入),然后再彻底冲管。
1、 PORT导管应由专业护士维护,患者及家属不可以自行维护。
2、 通过静脉输液港进行输液时,必须使用蝶翼针,每次治疗同一根蝶翼针最长可以连续使用7天,但要注意保护和固定,防止脱出或被污染。
3、 治疗间歇期,每四周需请医护人员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整个系统。
4、 由于其完全植入体内,在治疗间歇期,可以进行包括游泳、淋浴等各种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5、 若静脉输液港放在胸壁上部,靠近注射座侧的上肢不要运动过度。
6、 注意不要压迫、撞击注射座,保持注射座植入部位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其受到过度摩擦。
7、 若注射部位出现红肿、渗液、疼痛,置港侧肢体出现肿胀等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来源:禹医普外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