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作者
病例类型:常规病例
年龄:61
性别:女
主诉:诊断肺栓塞11个月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1个月无诱因出现胸闷、憋气,伴咳嗽、咳白痰,伴发热,体温最高38℃,无胸痛,无头晕、黑朦及意识障碍,于外院查胸部强化CT提示双肺肺栓塞,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血管超声示双下肢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低分子肝素续贯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肺栓塞较前减少,病情好转出院,院外规律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定期门诊复查,双肺血栓消失,抗凝治疗半年余停药,此次为复查入院,患者无胸闷、憋气,无胸痛,无头晕、黑朦,无双下肢肿痛等不适。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病史。
临床可能性评估:Geneva评分1分
初始危险分层:高危
出血风险评估:患者既往体健,无用药史,无出血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BP122/82 mmHg,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唇甲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58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杵状指(-)。
实验室检查:APTT 31.5S,Fg 2.88 g/L,D二聚体 0.39 ug/ml,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蛋心肌酶、肿标未见明显异常,抗凝血酶III 104%,蛋白C118.0,游离白S38.2。
影像学检查
初诊内容: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分层:低危
治疗过程:予利伐沙班15 mg po Q12h抗凝治疗
其他治疗:无
出院时情况:患者血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无胸闷、憋气,无头晕等不适
出院用药:利伐沙班15mg po Q12h
门诊随访:利伐沙班15 mg po Q12h抗凝,3周后减量为20 mg po QD
概括:患者肺栓塞,予规律抗凝治疗半年余,停药后肺栓塞复发。
治疗依据: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
诊疗小结:肺栓塞复发是肺栓塞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较初次发作更易发展为致命性肺栓塞,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研究也表明曾经发生过VTE的患者,再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明显高于未发生VTE的患者。肺栓塞的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特发性PE、D-二聚体水平升高、抗凝时间短、ALP阳性、右室功能不全、AT缺乏、性别、年龄、恶性肿瘤、慢性心肺疾病、血栓形成倾向等。本病例中患者老年女性,既往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予规律抗凝治疗半年余,复查肺血栓消失,停药3月余再次复查胸部强化CT及血管超声,提示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患者游离蛋白S偏低,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肺栓塞复发不出外与其相关,定期复查,调整抗凝时间,以改善预后。
推荐理由:病例很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