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通讯员 程守勤 张愉悦)近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毕洪凯教授课题组合成了一种亚麻酸锌小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极佳的抗菌效果,而且它非常“聪明”,能够选择性作用于幽门螺杆菌,作用专一,不易产生耐药,安全性高,是具有较好研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该成果日前发表在抗微生物药物权威期刊《抗菌制剂与化疗》上。
据介绍,人类是胃癌“元凶”之一的幽门螺杆菌唯一的自然宿主,人类的胃对它来说,是极其适宜生存的环境,它们不易被胃酸杀灭。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含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疗法。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菌株产生耐药,影响治疗效果,根治率降低,甚至出现破坏胃肠道菌群平衡、扰乱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等副作用,增加其它疾病发生风险。为克服耐药挑战,必须研发“专属克星”根除耐药性幽门螺杆菌。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胃癌100万例,其中50万例新发在中国,近20万人被胃癌夺去生命。作为引起胃癌的“元凶”之一,世界上约50%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在中国人群感染率更是高达60%,感染人群基数大、分布广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广泛性、致病的严重性、耐药的严峻性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性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是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毕洪凯教授课题组研发的该化合物,经过体内体外抑菌效果、胃黏膜组织病理修复、炎症因子调控及对细胞和脏器的损伤评价等,发现其可以安全有效的杀灭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该项研究已获得国家专利,为对抗幽门螺杆菌非抗生素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