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侵袭性真菌病中,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早期诊断有帮助吗?

2022-02-09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抗原检查适用于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耗时短,结果报告迅速,是传统真菌学检查有益的补充。不同血清学检查方法的临床意义及适用真菌感染种类不同,在不同高危人群中应用价值也有差异。


血清学抗体检查适用于无明显免疫抑制人群,主要包括曲霉IgG抗体和IgE抗体。

●样本类型多为血清,部分检查可用于脑脊液、BALF或其他体液。

●常用方法为:隐球菌抗原检测、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实验)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实验)。

●隐球菌抗原检测用于诊断隐球菌病,脑脊液或血清抗原阳性是隐球菌病的确诊证据。

●GM实验适用于怀疑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患者,检查血清或BALF。阳性结果是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断证据之一。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真菌学检查以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

●G实验可用于怀疑侵袭性真菌病(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肺孢子菌病等,不包括隐球菌病、毛霉病)的患者。阴性结果排除真菌感染的意义更大。

●抗体检测适用于无明显免疫抑制人群。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可检测曲霉IgG抗体,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可检测曲霉特异性IgE抗体。



隐球菌抗原检测通过检测隐球菌中的荚膜多糖类抗原来诊断隐球菌感染目前荚膜多糖抗原检测主要用于脑脊液和血清样本。采用方法为乳胶凝集实验或胶体金免疫沉淀实验,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在2008年EORTC和MSGERC共同发布的诊断标准中,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可以作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证据。在肺隐球菌病中,血清荚膜多糖抗原阳性同样具备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2020年EORTC/MSGERC诊断标准更新中,血液隐球菌抗原阳性也成为确诊证据之一。隐球菌抗原阳性,无论滴度大小,均作为阳性诊断指标,但滴度变化及转阴不能作为疗效监测和判断停药指标,是否停药以微生物学检查和临床改善情况为准。隐球菌抗原检测出现假阴性与抗原浓度过低有关。另外,抗原浓度过高时也可出现弱阳性或假阴性(前带效应),可以通过稀释后检测以避免。隐球菌抗原检测特异性好,和多种真菌均无交叉反应,但有文献报告毛孢子菌可能会引起假阳性。


半乳甘露聚糖是存在于曲霉细胞壁上的特异性多糖抗原。GM实验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GM实验在血液恶性疾病、化疗以及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合并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更大。该检测适用于血浆、血清、BALF或脑脊液样本。不同试剂的阳性判定界值及适用标本有差异,一般为0.5,以试剂说明书为准。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关注GM数值,EORTC/MSG2020年诊断指南中建议单次血清或血浆GM值≥1.0;或BALF的GM值≥1.0;或单次血清或血浆GM值≥0.7并且BALF的GM值≥0.8;脑脊液GM值≥1.0可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阳性诊断标准。连续2次以上动态监测出现GM阳性的诊断提示意义更大。GM实验已经作为重要的微生物学证据列入EORTC/MSG2020年更新的侵袭性曲霉病诊断标准中,可用于诊断侵袭性曲霉病。曲霉的半乳甘露聚糖抗原与其他真菌(马尔尼菲篮状菌、隐球菌等)的抗原成分有时会有交叉,可造成GM实验的假阳性。应用半合成青霉素,尤其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食用曲霉污染的谷类及牛奶等也会出现假阳性。曲霉GM在体液中非持续存在,应用抗真菌药物、病情较轻、抗原浓度低等情况可出现假阴性。


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生时,血液中1,3‑β‑D葡聚糖可以升高。G实验在念珠菌、曲霉、镰刀菌、毛孢子菌、枝顶孢霉、暗色真菌、肺孢子菌等感染时都可升高,其作为广谱诊断标记,不能区分感染真菌种类。不同试剂判定标准不同,以试剂说明书为准。造成G实验假阳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应用纤维素膜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某些纱布或其他医疗物品中含有葡聚糖、某些品牌的静脉制剂(脂肪乳、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香菇多糖等)含有葡聚糖、某些细菌败血症患者(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等。目前认为,G实验阴性,对于排除侵袭性真菌病的意义更大。为了尽量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推荐动态连续监测,可每周检测1~2次。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免疫状态相对正常的过敏性疾病或免疫抑制不严重的曲霉感染患者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患者可检测曲霉特异的IgE抗体。慢性肺曲霉病和曲霉球主要继发于既往肺部疾病患者,例如肺结核出现肺部空洞的患者,这类患者曲霉特异性IgG抗体会升高,检测曲霉特异性IgG可用于辅助诊断。真菌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限,仅少数真菌有相应的检查方法,并不能覆盖所有致病真菌。不同血清学方法临床意义不同,需要区分掌握。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检测到含量很低的真菌DNA,有利于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到目前为止,很多快速检测方法都用于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研究,但仍未成熟,不能替代常规微生物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商品化真菌分子检测方法有限,国外有念珠菌T2磁共振(T2MR)结合PCR技术检测念珠菌血症的设备。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多种深部感染真菌(曲霉、肺孢子菌、念珠菌)检测中有应用前景。

●二代测序不作为常规检测推荐,疑难病例可开展对无菌组织、无菌体液或BALF的二代测序。



念珠菌T2磁共振(T2MR)结合PCR技术可对住院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检测。T2MR诊断念珠菌血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培养。该系统无须事先进行血液培养及核酸提取步骤,可检测常见念珠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PCR检测方法中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临床标本中低丰度的真菌DNA,对曲霉、肺孢子菌和念珠菌检测有良好应用前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和真菌病研究组教育研究协会(MSGERC)对侵袭性真菌病的共识定义(2020)中已将其纳入,作为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方法之一。目前国内有部分实验室开展工作,有待标准化及进一步改进和推广。

 

二代测序又称为高通量测序(mNGS),已成功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肺部真菌菌群分析中,检测到念珠菌、曲霉、隐球菌、青霉菌及担子菌门等真菌。对脑膜炎和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经二代测序检测病原菌的研究证实可以发现致病真菌,对BALF的二代测序也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诊断研究,可以发现包括真菌在内的病原菌。但目前该方法对于真菌感染的检测仍处于研究阶段,不推荐常规开展。如果怀疑真菌感染,更重要的是完善所有常规检查(微生物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疑难病例,常规检查无法诊断,临床不能排除感染者,可以对无菌组织、无菌体液或BALF进行二代测序检测,目前检测费用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二代测序检出真菌,也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真菌致病性和常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不应盲目开展抗菌治疗。



引用本文: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国家血液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侵袭性真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2) : 134-141.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10530-00383.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