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成功治愈燃起了人们对HIV治愈研究的希望和治愈策略的探索。医学界对于治愈HIV感染有两个目标:(1)从患者体内彻底根除HIV,清除所有潜伏病毒,即根除性治愈(sterilizing cure);(2)长期控制HIV复制,最大限度地减少HIV病毒储存库,在停止ART的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即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
左:柏林病人 右:伦敦病人(图源:网络新闻图)
目前根治HIV十分困难。科研人员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包括①干细胞移植;②基因编辑治疗;③免疫治疗;④促进病毒储存库的激活或永久潜伏(“shock and kill”或“block and lock”)等,以追求实现HIV的功能性治愈。但患者体内的HIV储存库是功能性治愈艾滋病路上的”荆棘”。
HIV感染宿主CD4+T淋巴细胞后,病毒RNA逆转录形成DNA,进入细胞核后整合到人体DNA中,继而利用宿主细胞的材料大量合成病毒RNA和蛋白质,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释放出胞,造成其他细胞感染。在HAART的作用下,病毒在受感染细胞中一旦启动复制,就会被药物识别并杀死,寿命较短的受感染细胞会在长期HAART治疗下逐渐死去。但是,有些受感染的人体细胞具有相当长的寿命,例如记忆性T细胞、静息T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内的病毒DNA会在药物作用下长期处于一种休眠、沉默的状态,形成了HIV病毒的潜伏感染,这些休眠细胞就是所谓的病毒储存库。
HIV储存库不产生具有感染性的HIV,但在停止药物治疗后,存在于静息型CD4+T淋巴细胞内的HIV DNA会复制繁殖产生具有感染性的HIV病毒。这种机制使部分HIV逃避了宿主的免疫清除和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
目前发现的HIV储存库主要分布在外周血、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外周淋巴组织、脑组织等部位,涉及的细胞主要是记忆CD4+T淋巴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等,而在外周血中HIV主要储藏在CXCR3+ T细胞中。目前认为储存库的主要细胞类型是记忆CD4 T细胞,也可能包括初始T细胞。在淋巴结的淋巴滤泡中,HIV储存库更多分布在B细胞区域,肠道Th17细胞、组织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Trm)也可能是HIV的储存库细胞,详见下图:
由于很多储存库细胞取材受到限制,目前研究中大部分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或者CD4+T淋巴细胞来评估HIV储存库的大小,无法精准测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HIV-1 DNA定量值可以反映HIV-1病毒储存库的大小。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如果HIV-1 DNA量值低,说明病毒压制得越好,发生艾滋病相关性疾病、免疫重建不良的风险更低,合并感染及死亡率也低,简化治疗成功可能性更高。
感染HIV后大约4~5天开始形成病毒储存库。在感染的最初阶段,HIV储存库很容易受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当HIV感染者在感染后几周内开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其病毒储存库可以减少99%。与较晚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的大型储存库相比,将更容易根除早期感染形成小型储存库。针对患者感染早期进行尽早治疗,可以阻碍病毒储存库的形成,并且促使寿命较短的受感染细胞迅速凋亡。
HIV储存库的清除是实现艾滋病临床治愈的关键,目前针对清除病毒储存库的方法仍在继续探索,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绊不住走上临床治愈的成功之路。
本文转发自中山三院感染性疾病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