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我国,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婴儿中,约有10%最终会诊断为罕见病,即便对高年资的医生,也是一种挑战。儿科疾病通常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很多时候诊断只能依靠有经验的医生的查体,并辅助以临床检验和检查。为了挽救幼小的生命,需要尽快找到病因,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
2021年,一个婴儿在出生后3天就进行了新生儿常见遗传病基因筛查,检出CYP1B1基因的2个变异,该基因是导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A型的致病基因,发病率仅为1/20,000。
经过采集家长的外周血进行溯源验证,发现这2个致病变异分别来自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完成了分子诊断。这个时候孩子还不足3个月,而父母尚未发现孩子有任何症状。推测这个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有青光眼的症状。我们建议家长带孩子及时到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并为患儿启动了新筛诊疗的绿色通道。
据患儿的主管医生介绍,一般情况下,青光眼诊断之后建议尽早手术,因为该病无法通过药物缓解又是不可逆的致盲眼病,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该患儿在几个月大就成功完成了双眼抗青光眼手术,最大限度保护了孩子的视力。两年间孩子病情基本平稳,只要在当地每月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每年来我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就可以。
眼科梁医生说:“我诊治了儿童青光眼患者近200例了,先天性刚出生就有青光眼的孩子也不少。有些基因筛查出问题,及时干预效果很好。虽然我们无法一劳永逸的治愈先天性青光眼,但是对于延缓发病时间和发病进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李巍、郝婵娟教授团队历时6年,自主研发并建立了新生儿遗传病筛查方案,即“新巢计划”(NESTS)。该方案仅用出生三天后的婴儿一滴足跟血,同时筛查我国相对常见的200多种发病较早、发病率较高并且可干预的严重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白化病、先天性耳聋、先天性青光眼等(详见附表)。
表 “新巢计划”覆盖疾病简表
疾病系统 | 代表性疾病 |
血液系统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 |
心血管系统 | 法氏四联症、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等 |
免疫系统 | 原发性免疫缺陷、补体因子缺乏症、家族性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病等 |
消化系统 | 先天性巨结肠、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等 |
内分泌系统 |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等 |
骨骼系统 | 成骨不全、软骨发育不全、遗传性多发性骨骺发育异常等 |
神经系统 |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Rett综合征、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
眼耳鼻喉系统 | 先天性耳聋、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Waardenburg综合征等 |
肌肉系统 | 腓骨肌萎缩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等 |
皮肤系统 | 眼皮肤白化病、X连锁鱼鳞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Hermansky-Pudlak综合征等 |
泌尿系统 |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非典型溶血尿毒症、尿崩症等 |
呼吸系统 |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囊性纤维化等 |
遗传代谢系统 | 苯丙酮尿症、G6PD缺乏症、甲基丙二酸血、肝豆状核变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糖原贮积病等 |
在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万罕见病患者,其中基因遗传性的占80%,儿童期就发病的占50%~75%,甚至更高,出生后第一年就死亡的约35%。如果说新生儿的健康宣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新巢计划”就是给数百万潜在罕见病新生儿带来的希望之光,家长们谁都不想后悔,为什么在孩子还能治愈的时候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有一名30多岁的男性患者,一出生就全身少汗,10岁左右开始出现四肢肢端疼痛,随后越来越严重,痛起来睡都睡不了。他也去很多家医院看过,但是都没有什么明确的诊断。该患者20多岁时在体检时发现了尿蛋白阳性,但是一直都被当成是慢性肾炎治疗,治疗效果也不好,直到2年前做了肾穿刺活检和基因检测才明确诊断为法布雷病(一种发病率十万分之一的罕见病)。而此时,他的肌酐已经明显升高,不得不靠定期透析维持生存。
该患者去年开始用酶替代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很可惜,他的肾脏功能已经非常差。他还非常年轻,只能一边治疗,一边等待肾移植。患者从出现肢体疼痛到确诊法布雷病用了20年,如果可以早5年开始治疗,他的肾功能很可能就能保留下来。
试想,如果那时候已经有“新巢计划”这种新生儿致病基因筛查项目,这种先天遗传性的疾病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可以被筛查出来,更早发现更早治疗的话,那么这位患者也许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新巢计划”于2018年在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启动试点应用,目前已完成筛查1万余例,对筛查阳性新生儿进行临床随访和遗传咨询,已明确诊断23例,这些患儿均在出生2个月之内发现致病变异,为实现早期干预、减低病情危害及家庭再生育指导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同时,确诊患儿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我院罕见病病房进行及时救治,其中2例已经择期完成部分手术治疗。
依托专业的遗传诊断和咨询团队,以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分级诊疗体系网络,“新巢计划”的实施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避免了“筛而不诊、筛而不治”的风险。今后,“新巢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每年约为1000万新生儿提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服务,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实现遗传性出生缺陷的“早筛、早诊、早治”,以有效降低我国出生缺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健康、经济等多重负担,推动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关口前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罕见病中心 通讯员 韩滢供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