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肿马骏、孙颖、唐玲珑团队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鼻咽癌个体化诊疗方案再获佳绩!

2023-04-07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原创

2023年3月24日,中华医学会发布“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名单。其中,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孙颖教授和唐玲珑主任医师牵头完成的“鼻咽癌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创立与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这是马骏、孙颖团队继2007年、2014年后,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微信图片_20230406102626.png

该项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独立完成,完成人包括:马骏,孙颖,唐玲珑,柳娜,张媛,陈雨沛,李文斐,毛燕萍,刘需,陈磊,梁晓雨,莫浩元,徐骋,林丽,吕佳蔚。




鼻咽癌治疗的三大重要突破




我国鼻咽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占全球47%,其中中晚期患者占70%以上。项目组围绕提高鼻咽癌疗效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独立知识产权技术突破,所有研究均在国内完成,最后或唯一通讯作者均为项目组成员。该项目取得了三个重要突破:

突破一

建立可精准预测预后的新标准



临床分期是评价肿瘤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既往国际分期标准主要基于欧美患者的数据。基于此,项目组建立了“临床分期联合EBV DNA分子指标”精准预测预后的新标准,将预测准确性提高了18%,避免了30%患者的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


突破二

首创可量化、导航式、个体化的新技术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无法通过手术明确鼻咽癌的浸润范围,如何确定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照射范围过小会因漏照肿瘤导致复发,过大会引起严重后遗症。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组首创了“缩小颈部放射范围”可量化、导航式、个体化的新技术,将严重放疗后遗症发生率降低了1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突破三

创立高效、低毒的化疗联合放疗新方案



超过70%的鼻咽癌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死亡率高,需要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全身化疗,但什么是化疗合理的“时机”及“方案”一直是尚未回答的难题。为回答这一问题,项目组创立了“同期放疗前,吉西他滨+顺铂”高效、低毒的化疗联合放疗新方案,将中晚期鼻咽癌生存率提高了8%,严重化疗毒副作用降低了10%,成为全世界首选的鼻咽癌治疗方案。





研究成果在全球推广应用



该项目10篇代表性论文中4篇入选ESI高被引名单,其中2篇为热点论文,总他引(即文献被除作者及合作者以外其他人的引用)次数1354次,最高单篇他引次数647次。5项成果被国际指南采纳。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中国科协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及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每年治疗的鼻咽癌超过5000例,居世界首位。欧洲著名Expertscape机构公布的全球鼻咽癌研究机构实力排行榜中,中山大学排名第一。研究成果在北京协和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301)等国内132家(包括港澳台)、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及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等国外19家知名医院推广应用,预计受益患者达4.5万人/年。


马骏教授和孙颖教授作为主席,牵头制定了中国-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临床诊治国际指南,这是医学领域内首个由中国学者牵头、联合美国学术组织合作制定的国际循证指南。马骏教授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全体大会亚洲唯一一位评审委员。此外,马骏教授还受邀为《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撰写研讨会文章(Seminar),为鼻咽癌精准诊治研究提供了指导,这也是该杂志创刊近200年来首次由中国内地学者完成的以特定疾病为题的专题研讨。

微信图片_20230406102514.png

研究团队合影



通讯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张媛、郑敏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