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每天最少应走8000步,包含3000步快走!2023版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

2023-04-18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30404145452.png

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生命在于运动,如何合理运动?近日,2023版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共识指出,运动处方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慢病人群、运动损伤人群、围手术期人群、慢病风险人群和健康人群。

并将运动处方分为健身运动处方和医疗运动处方两类,旨在体现主动健康和功能至上的医学理念。

共识指出,根据处方对象的身体机能状态,可分适应期、提高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来设计运动处方。

适应期:1~4周,通过调整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达到第一阶段的目标运动量。

提高期:通常持续5~6个月,每4~6周对运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运动量进行适当调整。

稳定期:此阶段应维持提高期末的运动量,不随意停止运动,以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和代谢状态,维持运动带来的健康效益。

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应做热身或准备活动,运动后应做整理活动和拉伸练习。

2. 身体不适,如急性疾病期间暂停运动,缓解后再继续,如严重感冒、发烧、严重腹泻等。

3.运动中出现胸痛、胸闷、头晕、心悸、异常的呼吸困难和(或)疲劳、关节肌肉明显疼痛等,应立即降低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采取对应措施,必要时就医。

4. 抗阻训练时特别注意避免屏气,以免缺氧或血压波动幅度过大。

5. 建议最初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训练。

6. 孕后和产后女性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训练安排。

健康孕妇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将每周的运动量比较均匀地分布在5~7天完成,分段累计完成每天的运动量;可进行各种有氧和抗阻运动,轻柔的拉伸活动可能也有益。

孕前有较大强度规律运动习惯者,或常运动的健康女性,可在孕后和产后保持原运动习惯,减少静坐少动时间,久坐者的每周体力活动量应至少达到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建议产后每天进行盆底肌练习,以减少尿失禁的风险。

7.≥65岁人群体力活动量应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2次抗阻练习。循序渐进,动则有益。

8.鼓励老年人参加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柔韧性练习的综合运动,每周至少2次,并可以将其融入到生活中。

9.老年人抗阻训练很重要,可防止肌力快速下降;

10.肌少症人群应加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练习。

11. 6~17岁青少年每天应进行≥6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抗阻练习和健骨活动。

12.对于超重或体力活动不足者,在初始阶段应该从中等强度开始,并循序渐进地达到每天60分钟的目标。

13.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运动时,在运动前、中、后进行补水和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应避免进行持续剧烈运动。

14.残疾儿童每天进行≥6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健骨活动,减少静坐少动时间,尤其是屏幕时间。

15.运动和药物均可对运动能力和疾病疗效产生多方面影响,医生和运动指导人员应了解常用药物与运动的相互影响,加强运动前后及运动中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

16. WHO推荐成年人每周至少累计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 75~150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

17. 2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相当于1分钟较大强度有氧运动。

18.有氧运动不少于3天/周,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每周的运动时间可分散在 3~5天完成。

19.在抗阻运动中,同一肌肉群的力量、耐力运动频率为隔天一次为佳,2~3天/周;柔韧性运动频率最好每天都进行。

19.每周仅运动1~2次仍获益,如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风险等,但每周仅通过1~2次运动达到推荐量,可能会增加运动损伤和运动中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0.每天一万步常被作为运动的目标,但获益的每天最低运动量是7000~8000步/天,其中至少应该有3000步是快走(>100步/分钟)。

21.要达到等强度运动,至少每分钟应走100步

22.儿童和少年应尽量减少久坐行为(如看电视、上网和玩视频游戏),2~5 岁儿童屏幕时间不超过 1 小时/天,6~11 岁儿童屏幕时间不超过2小时/天。

23.有氧运动主要有步行、慢跑、快跑、骑自行车或功率车、上下台阶、登山、游泳、滑雪、滑冰、非竞赛性球类运动,以及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扭秧歌等。

24.判断有氧运动,可用日常中谈话试验。

运动很轻松,运动的同时能说话也能唱歌,为低等或较低强度有氧运动;

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中等强度运动;

不能说出完整句子,即较大及以上水平强度的运动。

25.可以按照运动方式的性质、所需要的技能状态和体适能水平将有氧运动方式分为4类:

表1提高心肺耐力的运动类型

图片

 

来源:《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 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3, 42(1): 3-13.


好文推荐TOP10


甘油三酯多高需要用药?是否需要长期用药?


房颤如何分类与治疗?机制又如何?Nature 新综述来了!(一)


这种运动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每天吃半两豆腐,可防心血管病!西南医大附院等研究


慢性心衰用药有什么新理念?


LDL-C水平越低越好吗?


室速有哪些处理方法?


甘油三酯沉积:不一样的动脉硬化、不一样的治疗


如何计算目标心率?如何减缓心率?知识要点总结!


心率70次/分的初发房颤,可以用胺碘酮转复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