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肺癌靶向治疗,病灶变化不明显的原因竟然是……

2021-07-07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胸部肿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肺癌中比较幸运的一个群体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ALK基因突变的群体,如果是这两个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多种靶向药物实现较长的生存期。


但是在靶向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和家属也是提心吊胆。每一次复查的时候都关注病灶是不是缩小了。因为影像学检查肿瘤的病灶大小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金标准,尤其是原发的肺部病灶。如果肿瘤病灶一直没缩小和变化,这是会让人怀疑治疗的效果,是否需要换药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关于肺癌靶向治疗期间肺结核对肺癌治疗效果评估的干扰作用。看看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

肺癌与肺结核的关系

肺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其本质上是因为人体细胞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在特定的基因的特定位点发生突变。导致肺部上皮细胞恶性增殖与失控。肺癌是一种会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晚期肺癌会向周围脏器、远端脏器转移。肺癌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晚期肺癌目前的治疗策略是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最大化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肺结核(TB)是世界上与感染有关的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导致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一般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易感。但肺结核的预后较好,大多数可以治愈。


肺癌和肺结核有什么关系吗?据报道,如果感染了肺结核那么可能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结核病患者肺癌发生率比正常人高11倍,而且会影响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来自美国、韩国和中国的研究报道证实,肺结核与肺癌是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如果患肺癌的同时感染了肺结核,那么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尽管如此,但同时感染肺结核且又患上肺癌的情况很少。估计发病率仅为2%。但是肺结核和肺癌在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很相似,这可能会导致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而这些就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并导致一个较差的治疗结果。

2

肺部肿瘤病灶不缩小,要不要换药?

2019年6月,一例70岁的女性因胸部和背部疼痛而入院,胸部CT检查结果表明左肺上叶肿瘤累及左肺门和纵隔。此外疑似在纵隔淋巴结、肋骨、肝脏和左肾上腺有转移病灶。


通过对肝部转移灶活检穿刺的结果表明,这是一例起源于肺部的腺癌,为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无手术治疗机会。通过基因检测分析表明具有EGFR基因的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ALK和ROS1突变为阴性。


患者开始使用第一代EGFR基因的靶向药物埃克替尼进行治疗,一个月以后进行的复查表明原发病灶没变化,但肝脏、肾上腺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灶明显缩小。临床医生评估为转移灶部分应答,原始病灶稳定状态。

微信图片_20210706140209.jpg

图1 病情确诊和靶向药物治疗后的CT检查结果


2019年11月,为了尽量将肺部原发病灶也打压下去,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两个疗程培美曲塞的化疗。但是肺部原发病灶还是保持稳定,不长大也不变小。这个时候,患者没有进行换药,而是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找原因。


进一步的检查结果表明,支气管有溃疡,活检标本有慢性炎症伴坏死。痰液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呈现阳性。高度怀疑患者患有肺结核。


2020年1月,在确定为肺结核之后,患者接受了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组成的抗结核治疗。同时继续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2个月后,胸部和腹部CT检查证实肺部肿块明显缩小,但是肝部和肾上腺的转移灶开始增大了。


微信图片_20210706140215.jpg

图2 靶向联合化疗及靶向联合抗结核治疗后的CT检查


2020年5月,再次对增大的转移灶进行活检,发现仍是肺腺癌,但是基因检测发现存在EGFR基因的T790M突变,于是患者开始使用奥希替尼进行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3

肿瘤病灶不缩小也不要着急换药

之所以选择这一病例与大家分享,是希望能通过这个病例引起大家对治疗过程的重视。如果治疗过程出现了异常情况,我们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检查,明确究竟是为什么,而不能着急更换治疗措施或药物。


如果一款药物或者治疗方案将大部分肿瘤病灶控制住了,偏偏只有肺部原发灶没有变化,也不能轻易就判断肺癌原发灶治疗无效,而是参考相应的检查看看究竟是为什么,也许恰好也赶上了肺结核或其他炎症,导致了对治疗结果的误判。


提醒大家:通常我们无法仅仅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来区分肺癌和肺结核,两种疾病的表现极为相似。

来源:肿瘤药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