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市儿童医院 李志玲
预防骨质疏松,得提前准备,不能临阵磨枪。因为骨质疏松是可预防的,并不会随着年龄增加不可避免地出现。
也就是说,就像考试,你一开始就早早准备,那么交卷时,即使不满分,也能做到及格。
自测骨质疏松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这些都是“补钙误区”
误区一,补钙越多越好
一般来说,1岁内的小儿每日需要的钙量为250毫克;1岁以上逐渐增多;3岁以后达600毫克。如过度补钙可能产生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时间过长甚至造成高尿钙症、泌尿道结石等。大多数孩子通过日常的正常饮食即可获得足够的钙元素,不必刻意补充。
误区二,骨头汤可以补钙
很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多喝骨头汤可以帮助孩子补钙。
事实上骨头汤里面的钙含量很少,更多的是无机盐离子和脂肪,并没有补钙的功效。喝过多骨头汤不仅不能帮助孩子长高,甚至可能导致孩子肥胖。
误区三,补钙可以加快骨头愈合
大多数骨折的人不一定缺钙,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反而要补充维生素D,因为它能够促进钙吸收。
误区四,钙片和食物一起吃
有些家长为了图省事,在孩子吃饭的时候,顺便给孩子服用钙片。殊不知,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如草酸)会和钙结合生成沉淀物,从而影响孩子对钙的吸收。
合适的钙剂,怎么选?
如果从成分及发展上来讲,钙剂可分为无机酸钙、有机酸钙以及有机钙。
无机酸钙以碳酸钙、磷酸氢钙为代表;
有机酸钙常见有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醋酸钙等;
有机钙代表药为氨基酸螯合钙。
钙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钙含量高不代表吸收量就高。这就好比有的人吃得很多,但却不是个胖子,所以钙剂的含量和吸收是选择钙剂时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
教你怎么选:
从剂型上看,滴剂、颗粒剂、口服液更适于较小的婴幼儿,可选择口感、水溶性较好的钙剂,所以婴幼儿应选择有机酸钙,如葡萄糖酸钙;
2~3岁后可选择无机酸钙,如碳酸钙;
钙需求量大者,可选择碳酸钙等无机酸钙;
钙需求量小者,可选择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钙。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对补钙缺钙产生焦虑,一般是不容易缺钙的,所以不用过多担心,尽量让孩子饮食均衡,补充维生素D就好。
来源:儿科博士志玲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