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Hepatology丨马兜铃酸致肝癌?我国学者发现其致病机制(后附原文)

2019-08-0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马兜铃酸肝癌

众多中药成分含有马兜铃酸,其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存在争议。20世纪九十年代,研究者发现马兜铃酸能够引起马兜铃酸肾病,继而可能引起尿路上皮癌,因此其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人类致癌物。

7月20日,《肝脏病学》(Hepat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韩泽广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Mutational Fe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Induced Mouse and Human Liver Cancers”(后附原文),该研究进一步深层揭示了马兜铃酸暴露可以导致肝癌的发生,是人类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QQ截图20190801142809.jpg

近年来,马兜铃酸与肝癌的关系引起更大争议,尤其我国肝癌发病率很高,但是否与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没有定论。

早在2012年,韩泽广团队就曾对国内肝癌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首次发现肝癌存在特征性DNA碱基A→T颠换,提出植物药中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肝癌的观点。继之,新加坡科研团队在更多的亚洲肝癌样本,尤其台湾的肝癌样本中发现这种特征性DNA碱基A→T颠换,强烈支持中药中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肝癌。但上述研究只是从基因组突变指纹和统计学分析方面支持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观点,缺乏直接的证据表明马兜铃酸导致肝癌。

aristolochic-acid-found-in-herbs-cause-liver-cancer.jpg

为了证明马兜铃酸能够引起肝癌发生,韩泽广研究团队从2015年开始研究马兜铃酸是否能引起小鼠肝脏癌变,结果发现单独使用马兜铃酸即可引起小鼠肝癌,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即马兜铃酸剂量越大,引起肝癌的时间越短,并且肿瘤越大。如果与肝损伤药物四氯化碳(CCL4)合用,则会更快引起肝癌发生。

他们对马兜铃酸致癌机制的研究发现,马兜铃酸能导致小鼠肝内DNA损伤并与DNA形成加合物;对基因组和外显子组分析发现,马兜铃酸引起小鼠肝癌中典型的DNA碱基A→T颠换,导致癌基因Hras(Q61L,CAA→CTA)的激活突变,说明Ras信号通路对马兜铃酸诱导小鼠肝癌发生至关重要;克隆分析发现马兜铃酸引起的A→T突变在恶性克隆演化过程的早期出现,说明马兜铃酸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关键。

QQ截图20190801143834.jpg

该科研团队还进一步分析人类肝癌与马兜铃酸暴露的关系。通过分析公共数据库或已发表的不同癌症类型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发现,在不同肿瘤类型中,肝癌受马兜铃酸影响最大,尤其是中国人的肝癌患者。在随机检测的62例患者样本中,16例(26%)存在马兜铃酸与DNA形成的加合物,明确肝癌患者有马兜铃酸暴露。与马兜铃酸引起的小鼠肝癌不同,马兜铃酸暴露在人类肝癌可以引起多个基因突变,尤其特异性地引起TP53和JAK1一些位点突变。


(来源: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