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我国,由于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恶性肿瘤 5 年生存率明显改善、肿瘤人口老龄化等特点,肿瘤呈现慢病化和老年化趋势,肿瘤全程管理和肿瘤共病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而肿瘤呼吸共病,尤其是合并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病时,常常影响肿瘤的治疗,甚至影响生存期,因此加强肿瘤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肿瘤患者老龄化,发生肺炎风险高。特别需要重视使用糖皮质激素处理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造成免疫抑制,引发机会性感染的情况。另外结合我国国情,需要关注免疫治疗增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再次活化问题。肿瘤合并血栓是恶性肿瘤患者第二大死因,肿瘤进展和血栓形成复杂交错,抗凝和抗肿瘤治疗之间的平衡、抗凝药物的选择、预防性抗凝疗程都是改善肿瘤生存的重要问题。肿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尤其是肺癌合并COPD,增加了手术风险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预后。随着抗肿瘤药物特别是抗体偶联药的飞速发展,抗肿瘤治疗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炎备受关注。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从肺癌早诊出发,到肺癌诊治全程管理,乃至于肿瘤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病程管理都处于关键角色,主导并参与编写了《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LC-COPD)诊疗国际专家共识》《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将来会有更多的关于肿瘤呼吸共病方面的共识或指南用于肿瘤全病程管理,以期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中日友好医院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医疗组长
中日友好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肺癌专业主要负责人/主要研究者
CSCO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内镜分委会委员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呼吸与危重症编委会编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静教授组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