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但是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如不规范注射,有皮下脂肪增生的危险,产生硬结,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血糖的控制。
本文就来说说,注射胰岛素遇到皮下硬结怎么办?
我们常说的硬结,其实就是注射部位皮下脂肪增生,那么哪些不合理的注射方法会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呢?
>>>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危险因素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重复使用注射针头、不规范轮换或未更改注射部位、胰岛素种类及注射次数、针头长度、胰岛素应用时间等。其中,不规范轮换或未更改注射部位、重复使用针头、针头长度等因素在临床上较易于干预。
01.
不规范轮换或未更改注射部位
没有正确轮换注射部位是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一项研究对门诊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注射技术进行评估,发现将近2/3的患者发生皮下脂肪增生,其中98%存在不轮换注射部位或者轮换方法不正确的情况。
有关皮下脂肪增生的研究发现,未进行正确注射部位轮换的患者,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率更高。
02.
针头的重复使用与针头长度
注射针头使用次数与皮下脂肪增生相关,重复使用注射针头增加皮下脂肪增生风险,皮下脂肪增生患者的针头重复使用频次高于没有皮下脂肪增生的患者。
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发生脂肪增生的概率越高。伴随着每支针头重复使用的次数增加,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率依次升高。
胰岛素注射针头长度是否与皮下脂肪增生有关,目前证据尚不一致。有研究发现,针头越长,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率越高。使用8mm针头时发生率为62.9%,使用4mm 针头时发生率仅为47.4%。
03.同一部位注射范围及每日注射频次
注射范围大小也是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较为局限的范围内反复注射胰岛素更容易诱发脂肪增生。注射胰岛素3个月以上的患者,注射面积约为8.5 cm×5.5 cm(信用卡大小)时有88.8%发生皮下脂肪增生,注射面积约为14.8 cm×10.0 cm(明信片大小)时仅有17.5% 发生皮下脂肪增生。
04.胰岛素种类及使用时间
在同等注射频次下,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的风险较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高3.2倍。
长期胰岛素治疗是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时间越长(≤5年、6~10年、11~15年、16~20年),皮下脂肪增生发生率越高(12.1%、40.7%、77.2%、84.8%)。
>>>
如何避免皮下脂肪增生?
1
正确、规律性轮换注射部位
预防皮下脂肪增生重要的方法是正确、规律性地轮换注射部位。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如下图所示)。
将每个区域轮换的注射部位分成4个象限(腹部)或2个象限(大腿、臀部和手臂),1个象限使用1周,然后在下周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式移动到另一个象限;或者是1次1个象限,每次都替换。
2
注射前的部位检查
已有胰岛素注射史的患者在胰岛素注射以前须做注射部位的评估,首先要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的颜色、表面毛孔的大小、观察局部是否有隆起,其次手指指腹游走性轻压患者注射区域,感知触碰硬结的存在及大小,一定要避开皮下硬结处进行胰岛素注射。
3
避免重复使用针头
推荐一次性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遵循一次性医疗耗材的使用和管理规范。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可能会导致针头折断;针尖出现毛刺、弯曲和倒钩;残留胰岛素堵塞针头,影响注射;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影响胰岛素的浓度和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参考资料:
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胰岛素注射相关皮下脂肪增生防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12): 1115-1122.
②胰岛素注射导致皮下硬结的护理干预——ICU护理之家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转载须授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