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PPI长期使用,如何优化以降低这四大类副作用?

2021-04-1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PPI

质子泵抑制剂(PPI)为胃酸分泌抑制剂,其起效快、抑酸完全、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同时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2受体拮抗剂(H2RA)等传统抑酸药物。常用的几类PPI包括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酸相关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慢性胃炎、酸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药物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及溃疡的预防、卓艾综合征、应激性溃疡的预防、肿瘤化疗致胃黏膜损伤的预防等。


但长期使用PPI(通常定义为6个月以上),需警惕其可能相关的潜在不良影响,如肺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骨质疏松与骨折、肾脏疾病、维生素B12和铁吸收不良、低镁血症等。那么,PPI使用时如何优化,以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呢?


一、感染


如肠道感染、肺炎。


⑴肠道感染


PPI长期使用可使胃环境碱化、胃酸屏障功能降低,致胃内细菌定植和肠道菌群过度生长,而增加艰难梭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的风险。


建议:免疫功能缺陷或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者,需权衡PPI长期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当有致命性的肠道感染,无紧急抑酸治疗的适应证时,应中断PPI使用。


⑵肺炎


PPI引起肺部感染与抑酸使胃内pH升高、抑制呼吸道腺体细胞的H+-K+-ATP酶与改变腺体分泌的黏蛋白的pH、降低中性粒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而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


建议:若发生了肺炎,目前无证据支持停用PPI。老年人是肺炎、GERD的高发者,应尽量避免大剂量、长期使用PPI,以免影响胃酸对胃内细菌的清除作用。


二、骨质疏松与骨折


胃泌素的增加和胃酸的减少可影响骨重塑、矿物质吸收和肌肉强度,PPI致胃环境的碱化可损害钙的吸收和骨密度,且能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进而引起髋骨、腕骨、脊骨骨折,尤其老年者,与剂量、疗程相关。


建议:不建议常规药物预防或骨密度筛查。对钙需求量较多者(老年人、儿童等)、骨折风险高者、合用糖皮质激素者,建议使用PPI时观察血钙、甲状旁腺激素、骨密度等指标,同时宜采用低剂量、短疗程方案。


三、急慢性肾病


PPI可致急慢性肾病,其与慢性肾脏疾病(CKD)和急性肾损伤(AKI)间的关联机制不明,可能为亚临床急性间质性肾炎导致的肾损伤,还能通过引起免疫损伤、肾小管细胞再生减少、氧化应激增加和基因表达改变而致肾功能障碍。


建议:《质子泵抑制剂优化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中指出,目前对长期使用PPI者,不论剂量大小,均不建议常规监测肾功能。《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2018)》中指出,避免PPI与肾毒性高危药物同用,并定期检测肌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及时评估肾损害情况。


四、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


如维生素B12缺乏、铁缺乏、低镁血症。


⑴维生素B12缺乏


胃内酸性环境是维生素B12吸收的重要条件,PPI长期使用可抑制胃酸而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PPI使用时间超过2年者、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风险较高。


建议:不推荐对维生素B12进行常规筛查。对全身营养情况较差及老年者,建议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若缺乏应及时补充。


⑵铁缺乏


胃酸可将Fe3+(食物中的铁)还原为Fe2+,而增加铁的吸收。PPI长期使用会抑制胃酸分泌,可能影响铁的吸收,致铁缺乏而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


建议:不建议常规筛查血红蛋白或血清铁水平等,但对老年者或营养不良者谨慎长期使用PPI。建议对使用PPI超过一年并有疑似贫血症状者,检测血红蛋白水平,确诊铁缺乏者评估继续使用PPI的获益和风险,并及时补充铁剂。


⑶低镁血症


PPI罕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使用PPI>3个月存在低镁血症风险,主要表现为疲劳、手足搐搦、谵妄、惊厥、头晕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可能与PPI抑酸致镁转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PI改变肠道通透性而影响镁的细胞旁路吸收途径、PPI增加镁从粪便的排泄等有关。


建议:需长期使用PPI,尤其是合用地高辛或其他可致低镁血症的药物时,考虑在PPI使用前进行血镁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对确诊低镁血症者可补充镁制剂,必要时停用PPI。


文章首发自消化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