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2022-04-06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原创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 许樟荣教授:

胰岛素抵抗简单的定义是: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无法起到应有的降血糖作用。正常人空腹胰岛素水平为5~20 μIU,餐后胰岛素水平较空腹增加5~10倍。空腹情况下胰岛素水平超过30 μIU,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此时的餐后胰岛素水平也会相应升高,有的患者餐后胰岛素水平达200~400 μIU。胰岛素抵抗有很多危害,除不能起到应有的降血糖作用,还会引起血管内皮的增生,与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疾病相关。


从临床角度来看,如何判断患者是否有胰岛素抵抗呢?

  • 首先是观察患者外貌,肥胖人群多存在胰岛素抵抗;黑棘皮病(颈部、腋下皮肤发黑)也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 合并血脂异常、合并脂肪肝、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人群多存在胰岛素抵抗。


  • 临床使用大量胰岛素治疗时,血糖居高不下的患者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临床上对于胰岛素用量>200IU/d定义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 另有一些少见的与基因遗传有关的胰岛素抵抗,如妖精综合征患者、脂肪萎缩综合征等。


临床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优先建议减重,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方法,必要时药物治疗。二甲双胍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目前的新型口服降糖药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都有较好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的作用,同时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文整理自内分泌云问答——2型糖尿病诊治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许樟荣教授审阅

中国医学论坛报静薇编辑


更多关于2型糖尿病治要点,点击学习↓

eb0e7148bb4dada49bb06dbe350c8dd.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