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压力山大诱发心肌缺血,更危险!JAMA研究

2022-01-24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心肌缺血

近期,JAMA一项研究发现,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与运动或药物负荷试验诱发的缺血相比,如果存在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其心源性死亡、心梗或心衰住院风险更高。

 

研究中,精神压力测试采取的方法是让患者进行公开演讲。

 

研究共入选了918例患者,其中16%在精神压力测试中发现有缺血,31%运动或药物诱发出缺血,10%两种试验中均可诱发缺血。

 

经过5年随访,与未诱发出缺血的患者相比,精神压力诱发缺血的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或非致死性心梗风险增加了一倍(HR=2.0,95% CI,1.1~3.7)。

 

而仅仅运动或药物诱发出缺血风险未显著增加。在两种压力均诱发缺血的患者中,风险增加了2.8倍(95% CI,2.6~5.6)。

 

微信图片_20220105162409.jpg

图 压力和运动/药物负荷试验导致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表示,与运动导致的缺血相比,压力导致缺血时,冠脉直径无明显变化,提示冠状动脉微循环受损。尽管没有严重冠脉粥样硬化,但由于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和斑块,会影响血管舒缩反应,导致血管收缩,同时伴有炎症状态。

 

作者认为,对于冠心病患者,压力和心理健康因素应该得到重视,并进行药物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有氧运动和压力管理、抗抑郁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抗心绞痛药物等。

 

同期述评指出,该研究是迄今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人群最多样化的一项研究。运动/药物诱发缺血的情况更为复杂,包括内皮依赖性血管反应性受损、内皮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心肌需氧量增加。这些潜在的差异可能解释了两种类型缺血的差异,也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压力诱发的缺血风险较高。

 

广东省人民医院林曙光、谭宁也曾发表述评文章指出,心脏不是一个自动起搏跳动的“机械泵”,特定的性格、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