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如何选用降压药物呢?
正常人的血压表现为夜低昼高型,同时24h 血压谱表现为双峰一谷,双峰分别出现于早上6-10时和下午4-8时,一谷出现于夜间。早上的血压高峰也称为血压晨峰(MBPS),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根据夜间血压(22:00-8:00)较白天血压(8:00-22:00)的下降率,把血压的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
正常人夜间血压一般较日间血压低10%-20%,这种血压类型称为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不足10%,称为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下降超过20%,称为超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超过日间血压,称为反杓型血压。
老年人或未治疗的高血压者易发生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常伴有夜间血压升高(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是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目前降压药物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及复方制剂等。那么,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如何选用降压药物呢?
一、非杓型血压
非杓型者降低夜间血压,恢复杓型节律,可显著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首选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物(如CCB、ACEI、ARB或长效单片复方制剂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单药或联合用药。若夜间血压控制仍不佳,降压药物可晚间或睡前服用。若采用上述方法后夜间血压仍高,可根据药物的作用时间,在长效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尝试睡前加用中短效降压药物,如α1受体拮抗剂。
注意夜间血压过低及夜间起床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
二、反杓型血压
反杓型血压需大幅度降低夜间血压。
可下午、晚间或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物。若夜间血压控制仍不佳,可睡前加用中、短效降压药物,使夜间血压进一步降低,血压节律恢复或接近至正常的杓型。
三、超杓型血压
超杓型血压者需降低白天血压。
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等,在降低白天血压的同时一般不会过度降低夜间血压。若白天血压控制仍不佳,可结合血压波动的规律和药效动力学特点,选择长效+中短效降压药物,,进一步控制白天血压。
注意中短效降压药物可能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避免夜间服用降压药物,会加重超杓型血压模式。
四、晨峰血压增高
指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甚至达到1d内最高水平的现象。晨峰血压增高的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均显著增加。
选择24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物可控制清晨血压的大幅波动,并能减少因不能按时服药或漏服导致的晨峰血压增高。此外,维持夜间血压的适度下降(杓型血压),能有效抑制血压晨峰。《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2014年)中指出,血压晨峰使用作用较强且持续时间较长又平稳的降压药物,每天清晨给药1次,不仅能控制整个24h血压的平均水平,且能有效阻止服药后18-24h(最后6h)血压上升的幅度。
非杓型或反杓型的高血压者,可选择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物。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联合用药不仅有利于血压达标,还可有效降低晨峰血压。常用的联合降压方案包括:ACEI或ARB联合利尿剂、ACEI或ARB联合长效二氢吡啶类CCB、长效的单片复方制剂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对超杓型者,可尝试在长效降压药物的基础上,清晨加用短效降压药物以抑制血压晨峰。
注:睡前给药适于反杓型和非杓型的清晨高血压者,既保证清晨降压药物的最大血药浓度,又不影响夜间睡眠血压。缺点是可能会削弱24h控制血压的能力。此给药方法注意密切观察夜间血压,超杓型的清晨高血压者避免使用。
来源:华医网 作者高丽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