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不惧挑战!华中阜外专家为体重1.2公斤“袖珍宝宝”成功修心

2019-09-1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儿科疾病重症 心血管疾病

近日,华中阜外医院专家为一名出生20天、体重仅1.2公斤的早产男婴,成功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房间隔缺损修补+动脉导管缝扎术”,使孩子重获“心”生。

1da43e41a30e068779ea4215c9a284b_副本.jpg

▲彭帮田主任为“袖珍宝宝“查体

小患者是孕28周的早产儿,全身血容量仅有80毫升,患有巨大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粗大的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疾病。

9月5日,宝宝循环系统稳定,成功摆脱依赖已久的机械辅助通气!手术赢得最终胜利,但整个手术过程可谓“步步惊心”。

d1df76ee2938bbe9bf9989909b763ad_副本.jpg

▲医务人员精心护理

孩子叫然然,出生时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被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经过两周多的全面治疗,仍无法脱离机械辅助通气,完善超声检查后,专家们发现孩子患有多种先天性心脏病。1天前,呼吸困难加重,并且出现腹胀、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症状。

小宝宝有生命危险,必须进行急诊手术!但是,为这样的“袖珍宝宝”做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小宝贝儿的组织比豆腐还要稚嫩,再细的针线穿刺过去都可能对脏器造成伤害!况且,手术过程,宝宝还要经受心脏停跳、体外循环及低温的多重考验!

为拯救孩子宝贵的生命,华中阜外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麻醉科、超声科、体外循环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决定迎难而上、拼尽全力,紧急为孩子“修补”心脏。

但是实施手术的每一步,甚至连最基本的静脉穿刺都变成了“挑战”。因为宝宝太小了,血管比静脉输液针还细!在重重困难面前,专家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齐心协力、精细配合,打响这场拯救生命的克难攻坚战。

在华中阜外医院现代化的A4手术间,麻醉科副主任邱林教授精准完成动静脉置管,精细控制药量,为孩子实施麻醉。

鉴于孩子太小,体外循环管理风险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小儿体外循环科主任、华中阜外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刘晋萍教授专程赶到郑州,全力为手术提供保障。她和华中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副主任杨雷一等专家进行“转机”,更好保证手术安全。手术中体外循环机上使用的管道为“小新生儿专用”,循环管道又细又短,极大降低预充液量,这样就可以把对患者血容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b051e79f111e1aec99ffb5786f4f4a2_副本.jpg

▲多位专家全力救治

无影灯下,儿童心脏中心二病区主任彭帮田教授主刀,副主任医师艾峰和郑家永担任助手,开始了这台要求操作极其温柔的“暖心”手术。小宝贝心脏只有“鸽子蛋”那么大,脆弱得像豆腐一样。彭帮田主任好比高空走钢丝,在放大镜的辅助视野下,娴熟地操作手术刀,小心翼翼地划开心包,一鼓作气,用细若发丝的缝线和柔如琴弦的合金针,仅用100分钟,就缝扎了动脉导管、修复了心内两个缺损。

术后,孩子心脏自动复跳,各项生命指征平稳,顺利撤掉体外循环机!一期关胸!手术完美收关!

2f35198e6cb4ac2d6853f74c97f42b9_副本.jpg

▲“袖珍宝宝“成功修心

彭帮田主任介绍,此次手术的主要难度在于孩子早产、体重太轻、组织太嫩、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已经长时间机械辅助通气等,接受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是巨大的挑战!孩子的小脚只有成人拇指那么大,心脏只有“小鸡蛋”那么大,为这样的孩子做精细的心脏直视手术,无论是对手术团队,还是对麻醉、体外循环、儿童重症团队来说,都是技术和心理的终极考验!

(邢永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