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学医的苦,远不止这些。走出校门,踏进医院才知道,自以为学贯中西深谙五脏六腑熟悉八大系统十二经络的我们,当面对病人的时候,就像面临考试却一无所知的小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书本上描述的那些典型症状体征都到哪儿去了?怎么病人的表现什么病都不像又好像什么病都像?为什么老师三言两语的问诊轻描淡写的查体就能拨云见雾般地找出疾病症结,而我们问了半天检查遍了病人全身却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医学的深奥,深奥的不只是《生物化学》的晦涩难懂,也不是《解剖学》的复杂难记,而是即使你脑中记下所有医学知识,腹中熟谙各类疑难杂症,但是面对每一个病人时,仍然是感觉力有不逮诚惶诚恐,感觉知识贫乏江郎才尽。
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寂寞,感受到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疾病面前医生的无助,感受到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面前人类的渺小。
医海浩瀚,我们宛如一叶扁舟,在布满星辰的苍穹之下独自航行;我们努力壮大,我们奋力挥桨,但是,每一次风雨来袭,我们却还是像屹立于风雨之下的危楼,随风摇曳。
然而,医学生的苦还不只来源于医学知识本身,有时还来自学习知识的过程。
医学生要成长,要成熟,要成才,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不断的积累临床经验。而临床经验,尤其是临床技能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上级医生的言传身教。
但上级医生的脾气、习性、学问、修养则是因人而异,你无从选择也无权选择。
遇到好的上级医生,查房时会给你详讲,查体时会给你细教,操作时会给你示范,手术时会给你手把手指导。你就偷着乐吧,因为你遇到了可遇不可求的好老师。你的成长将因此顺风顺水一路坦途,在同龄人当中也将很快脱颖而出遥遥领先。
遇到不好的上级医生,查房时三言两语意犹未尽,查体时潦草简单手法粗糙,操作时不闻不问放任不管,手术时不传不教不给机会。整天只把你当作打杂的手下,干活的工具,你就自个儿悄悄地哭吧。成长的路很漫长,你的前面比同龄人平添了很多障碍。
曾经听说,某个医院某个科室,有外科医生四十多岁了还做不来手术,因为,上级医生是个“刀霸”,从来不放手,数十年来,他从来就没有机会独立主刀做一台大手术。还听说,有外科医生都五十来岁了,还是个千年老主治,因为科室主任一直打压,从来不给晋升的机会。
医学生成长的阻力除了来自上级医生,有时还来自单位领导。如果单位领导重资历不重能力,重关系不重水平,不给平台不提供资源,你就慢慢地等吧。等到胡子白了,脑门亮了,上级医生退休了,不知道有没有出头的机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医学生的成长,漫漫数十年,其间要经历多少坎坷与曲折,要遭遇多少挫折与委屈,要承受多少打压与遏制。唯有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考验,方能成就大器,迎来一片海阔天空。
顺境的时候,戒骄戒躁谦虚谨慎;逆境的时候,潜心学习积蓄能量。为了治病救人的初心,为了悬壶济世的宏愿,修身养性,砥砺前行。
医学生都是大器,大器一般都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