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高血压须警惕这些『危象』 ,可能是致命性征兆!

2020-08-21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高血压

在中国,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罹患高血压;

而每100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5位会出现致命性征兆——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有多凶险?

很多人并不知道,上面这些让人胆战心惊的疾病,每一种都可能是高血压所诱发!

01

什么情况属于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显著升高(大多超过 180 / 120 mmHg)。一般分为以下2种:

高血压急症: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02

哪些原因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


  • 精神刺激和创伤等应激反应(如大幅情绪波动、围术期高血压)、过度疲劳

  • 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

  • 降压治疗不当或血压控制不佳,如突然停服可乐定或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

  • 摄入大剂量拟交感类药物(如洋地黄、氨茶碱等)

  •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疾病急性发作或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心血管疾病病变、肾血管病变等)也会对患者的血压产生一定影响。


03

高血压危象有哪些临床症状?


高血压急症:多因临床类型不同表现有所差异,但典型表现为血压短期显著增高同时出现明显的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和视力模糊等靶器官急性损害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烦躁甚至昏迷。

高血压亚急症: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痛、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


04

高血压危象如何治疗?


如患者在家出现类似症状并且监测到血压骤增,不建议自行口服降压药降压以免血压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灌注不足从而引发严重并发症。应立即送医给予患者生命体征监护与治疗。

高血压急症: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等重要指标。通常需持续静脉使用降压药物,遵循个体化原则并据不同疾病设定降压目标,待血压控制后,用口服降压药逐渐代替静脉给药。降压同时针对靶器官损害进行治疗。

降压目标:初始阶段(数分钟至 1 小时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 25%。在随后的 2~6 小时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160/100 mmHg),并在以后 24~48 小时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微信图片_20200821112909.jpg


高血压亚急症:出现高血压亚急症时在最初数小时内可以动态监测为主,并让患者得到充分休息。若患者休息后血压无明显下降可考虑口服降压药物治疗,24-48 小时内将血压逐渐降至 160/100 mmHg,之后门诊调整降压方案,可应用长效制剂控制血压,以期在数周内血压达标。

05

高血压危象如何预防?


高血压危象的预防关键在于日常的血压控制与基础疾病控制。很多患者在高血压治疗上存在于一定误区,服药后血压正常就擅自停药或者根据自己的血压情况自行增减药物剂量,这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建议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掌握自身血压变化情况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放松身心,避免情绪紧张与过度疲劳。


参考文献: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07):28-126.

[2]王菊兰.高血压危象急性发病病因分析与临床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09):74-76.

[3]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高血压联盟,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修订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v.38(05):43-55.


文/上海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蔡沁雯

来源:海上柳叶刀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