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科研
心血管
肿瘤
消化
神经
呼吸
感染
外科
内分泌
重症
肾病
儿科
眼科
妇产生殖
临床用药
急诊
风湿免疫
血液
口腔
血栓
热点
医事法学
综合
医院管理
皮肤
麻醉
中医药
整形美容
精神
检验
影像
AI学院
直播
资讯
我的训练营
学习圈
登录
丨
注册
+86
获取验证码
记住我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获取二维码中...
扫描成功
已过期
请点击刷新
打开壹生app,进入我的页面扫码登录
请下载最新版本壹生app >
常用国家/地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手机号已经完成验证,请完善个人资料!
完善信息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paramName }}
{{ item.paramName }}
男
女
{{ item.paramName }}
selectChange(val, item)" v-model="item.paramId" :options="city" :placeholder="item.paramPlaceholder" style="width: 202px;height: 32px;">
{{ item.paramName }}
selectChange([val], item)" filterable remote reserve-keyword :placeholder="item.paramPlaceholder" :remote-method="remoteMethod" :loading="hospitalsLoading" style="width: 202px;height: 32px;">
{{ item.paramName }}
selectChange([val], item)" @focus="openDepartmentModalView" :placeholder="item.paramPlaceholder" style="width: 202px;height: 32px;">
{{ item.paramName }}
selectChange([val], item)" @focus="openLevelModalView" :placeholder="item.paramPlaceholder" style="width: 202px;height: 32px;">
{{ item.paramName }}
{{ item.paramName }}
{{ item.paramPlaceholder }}
{{ item.paramName }}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侯刚教授团队冷冻活检创新探索:一例成功的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隧道冷冻活检案例|中国之声
2024-08-06
作者:论坛报小璐
资讯
非原创
2024年7月16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侯刚教授团队在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杂志发表了最新案例分享“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tunnel cryobiopsy for mediastinal lymphadenopathy (with video)”。
案例中侯刚教授
团队
创新性地使用一次性经支气管镜穿刺扩张导管(简称途扩™BroncTru™)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进行经支气管纵隔冷冻活检。相比传统的高频针刀切开气道,这种方法简化了建立隧道的操作流程,更加快速且安全地完成了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纵隔冷冻活检。侯刚教授
团队
将此方法命名为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隧道冷冻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unnel Cryobiopsy, EBUS-TTCB,以下简称EBUS-TTCB),并表示EBUS-TTCB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安全、易行的纵隔淋巴结冷冻活检方法。
由于版权限制,操作视频请查询杂志社官网:
病例分析:
一名50岁男性患者,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和多个纵隔淋巴结肿大,拟行EBUS-TTCB。
肺窗CT扫描 纵隔窗CT扫描
术中过程:
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和上呼吸道的局部麻醉后,医疗团队通过喉罩顺利地将超声支气管镜送入气管内。在支气管内超声辅助下,仔细对第7组淋巴结的大小和血供情况进行了评估,确保随后进行的TTCB操作的安全性。接着,将途扩™BroncTru™导管送入超声支气管镜的工作通道内,在EBUS的精确实时监视下,导管尖端锚定在气道壁并成功刺穿气道壁;随后引导穿刺导管顺利抵达目标淋巴结内。在确认隧道成功建立后,撤出穿刺针芯,并留下鞘管作为气道壁与目标淋巴结之间的工作隧道。紧接着将1.1毫米冷冻探头通过隧道进入目标淋巴结位置,利用EBUS成像技术测量探头尖端与第7组淋巴结边缘的距离,确认两者之间距离大于5毫米后,应用1.1mm冷冻探头进行冷冻,时间为9秒,最后,通过操控手的握持使冷冻探头的鞘管与超声支气管镜镜身固定在一起,将冷冻探头与超声支气管镜同步撤出,从而顺利完成EBUS-TTCB操作。
(A)导管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扩张穿刺点,抵达目标淋巴结。红色箭头表示导管鞘管,蓝色箭头表示导管尖端。
(B)取出导管针芯后,导管鞘管作为气道与目标病变之间的工作隧道。红色箭头表示导管尖端。
(C)确保冷冻探头尖端与淋巴结边缘的距离大于5mm。蓝色箭头为冷冻探头尖端。
(D)探针和组织随导管鞘管一起撤出。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为了确保取得足够的组织样本,EBUS-TTCB先后重复进行了三次。术后,经监测并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包括中度/重度活动性出血、气胸或纵隔气肿,本次手术过程安全且有效。
三次冷冻活检样本,无任何气道组织附着
术后诊断:
EBUS-TTCB获取的纵隔淋巴结标本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尘肺病。
高倍镜下病理切片
临床应用拓展:
本术式通过一次性使用经支气管镜穿刺扩张导管独特的“穿刺-扩张”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安全、快速抵达目标淋巴结并建立隧道,实施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隧道冷冻活检术(即EBUS-TTCB)获得高质量的淋巴结组织样本。术中迅速建立直接通往气道外病变部位的隧道,大幅缩短传统应用活检针反复穿刺建立活检通路的操作时间,同时降低应用电刀切开建立活检通路的复杂性和难度。这一新的方法可能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安全和便捷的活检方法,也为患者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可能性。
目前侯刚教授牵头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以验证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隧道冷冻活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加高效且易于普及的纵隔病变及淋巴结的活检技术。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邓明明
医学博士、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介入呼吸病学的临床与转化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博士后面上项目等课题三项。入选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通讯作者:侯刚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呼吸与危重症诊疗技术与器械)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介入呼吸病学学组副组长。
来源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评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
热门资讯
2025 ESCMID速递:两项中国研究揭秘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最新变化
【招商函】血液领航 质在必行——血液疾病临床诊疗路径规范化实施与管理建设项目【5月28日 昆明】
多维协同管控 临床实证领航——A+C复方制剂为高血压管理筑牢健康防线
2025 AACR重磅成果:Zongertinib治疗HER2突变晚期NSCLC,经治ORR达71%,PFS突破12.4个月
追溯降压历程,探寻高效控压新路径 ——单片复方制剂助力高血压强化管理
邕城论道,共话新知:HIV前沿交流会(南宁)顺利召开!
【招商函】灯塔计划——血液科领导力提升项目 0529广州
以精准,创胃来丨首届中国胃癌创新大会(2025CGIC)圆满落幕,聚焦胃癌精准诊疗,再攀胃癌创新高峰
【招商函】血液领航 质在必行——血液疾病临床诊疗路径规范化实施与管理建设项目【5月28日 牡丹江】
靶向免疫疗法埃纳妥单抗首处落地, 深度缓解实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长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