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数据】午睡时间与代谢相关疾病有啥关系?

2020-10-27作者:壹声热点
科研其他资讯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午睡是许多国家人们的普遍做法,在中国尤为普遍。长期以来,午睡一直被认为是健康的行为,人们相信午睡可以使人受益,包括减少睡眠不足、增强表现以及改善情绪状态。
 
但是,有证据表明,午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健康有害。就疾病而言,午睡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并且受到时间、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影响。
 
10月2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慢性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调查了午睡时间与不同代谢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是在浙江省兰溪市的四个城市社区进行的一项基于人口的调查,共有3327名年龄在18-80岁的居民参加了调查。在这项研究中,午睡被定义为“午餐后的白天睡眠”。
 
研究人员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收集了与睡眠有关的指标,同时收集了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评估、病史、疾病家族史和用药情况。此外,他们还调查了参与者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以及体重指数等。
 
接下来,他们根据不同的午睡时间(0、0.5、1和超过1小时)将参与者分为4组,调查了与肥胖相关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查4种代谢相关疾病与小睡时间的比值比(OR),并进一步使用分层分析来探讨性别和年龄对结果的交互作用。
 
结果发现,在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群中,糖尿病、脂肪肝和中枢肥胖的患病率最高。此外,除糖尿病外,其他三种疾病在0-0.5小时组中均呈下降趋势。与不午睡的参与者相比,在所有组中,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参与者与糖尿病的患病率独立相关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长期午睡与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验证,但将白天午睡保持在一小时内可能对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具有潜在的益处。
 

在三个模型中,根据午睡时间的长短,不同疾病的患病率
 
研究人员通过性别和年龄分层进一步分析了午睡时间与不同疾病之间的关联,发现两个性别群体中的午睡时间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男性午睡时间显示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更高,而女性与糖尿病中枢性肥胖的相关性更高。另外,女性午睡时间长与该疾病之间的正相关比男性更明显
 
尽管这些相关性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但这种相关性表明,较长的午睡时间(超过0.5小时)可能对女性有害。
 

根据男性和女性午睡时间的长短,不同疾病的患病率
 
此外,午睡时间对疾病的影响似乎也与年龄有关。在按50岁进行年龄分层后发现,白天习惯性午睡少于半小时,对于50岁以下的男性来说,与脂肪肝血脂异常呈负相关;对于50岁以下的女性来说,与中枢性肥胖呈负相关

根据<50岁和> 50岁的午睡时间长短,不同疾病的患病率
 
研究人员强调,这一发现非常有意义,因为它突出了午睡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这种行为可以促进个人在疾病预防和体重控制中的福祉,尤其是对于年龄小于50岁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1]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association ofdaytime napping duration and metabolism related diseases in a Chinesepopulation

来源:生物探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