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替罗非班作为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 II b/III a 拮抗剂,可以可逆性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及血小板的聚集。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单药治疗
推荐意见:
对于小动脉闭塞型的进展性卒中患者,使用替罗非班0.4μg/(kg·min)静脉输注30min, 然后连续静脉输注0.1 μg/(kg·min)维持至少24 h是合理的(Ⅱb级推荐,B级证据)。
与静脉溶栓联合
推荐意见:
对于发病时间处于溶栓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替罗非班作为静脉溶栓的辅助治疗是合理的。推荐的用法用量为在静脉溶栓后2~12 h期间以0.4 μg/(kg·min)的速率输注30min,然后以0.1 μg/(kg·min) 速率连续静脉输注24~72 h,并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Ⅱa级推荐,C级证据)。
血管内治疗的应用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包括支架取栓、抽吸取栓、动脉溶栓、血管成形等。
01
预防性使用
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性使用替罗非班目前仍存争议,可考虑术中动脉内使用小剂量替罗非班0.25~0.5mg,以1 mL/min速度输注,随后静脉滴注 0.2~0.25mg/h维持12~24 h,并严格监测出血(Ⅱb级推荐,B级证据)。
02
内皮损伤反复闭塞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成形或取栓后内皮损伤反复闭塞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替罗非班作为血管内治疗的辅助治疗。目前推荐的剂量方案为联合导管内动脉给药给予负荷剂量0.4μg/(kg·min)持续30 min(总剂量不超过1 mg),随后静脉泵入0.1μg/(kg·min) 维持24~48 h,并结合CT复查结果调整用药 (Ⅱa级推荐,B级证据)。
03
桥接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替罗非班用药后桥接口服抗血小板治疗时,建议复查影像学检查排除出血,可以考虑重叠4~6 h(Ⅱb级推荐,B级证据)。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病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替罗非班0.15 μg/ (kg·min)维持36 h对减少操作所致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可能有益(Ⅱb级推荐,C级证据)。
禁用于对本药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也禁用于那些以前使用该药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由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所以该药禁用于具有下述情况的患者:
- 30 天内有卒中史或任何出血性卒中史;- 已知的颅内疾病史(如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 活动性或近期(在治疗之前 30 天内)临床相关出血史(如胃肠道出血);- 恶性高血压;- 在过去 6 周中相关创伤或重大外科手术干预;-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 < 100000/mm3)、血小板功能障碍;- 凝血障碍(如凝血酶原时间 > 1.3 倍正常值或 INR > 1.5);- 重度肝衰竭。
来源:神经内科及重症文献学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