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干扰素在儿童病毒性疾病中的推荐方案|进阶技能

2022-08-1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活性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根据结合受体不同,可以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Ⅰ型IFN(主要为α/β IFN)在机体控制病毒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自然情况下,α干扰素(IFNα)是人类应对病毒感染非常重要的免疫保护性细胞因子,其可诱导同种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形成抗病毒状态,限制病毒的进一步复制和扩散。但IFNα是一个诱生蛋白,只有受到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后人体内细胞才会被诱导分泌出IFNα。所以,天然IFN的抗病毒作用具有滞后性和暂时性的特点。由于儿童免疫功能尚不成熟,病毒更易抑制IFNα的产生,导致儿童易发生病毒感染性疾病。因此,一旦患儿诊断为病毒性感染,就应尽早给予外源性IFNα以抑制病毒复制,并增强免疫细胞清除病毒的能力,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IFNα的临床合理应用

01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月龄的小婴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毛细支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和人类偏肺病毒等,其中,约80%系RSV感染,极少数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


  • 推荐方案

在常规抗炎、平喘、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首先推荐雾化吸入重组人IFNα抗病毒治疗,采用空气压缩或氧驱方法雾化,每次20万~40万IU/kg IFNα2b或每次2~4 μg/kg IFNα1b,2次/d,连续5~7 d;对于无雾化设备的基层医院,也可以注射重组人IFNα抗病毒治疗,肌肉或皮下注射,10万IU/(kg·d) IFNα2b或1 μg/(kg·d) IFNα1b,每日1次,连续5 d。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生素,但合并细菌感染时或胸片提示有大片状阴影时,应考虑使用抗生素。

02
小儿病毒性肺炎

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病毒性肺炎约占因肺炎住院患儿的40%,且2岁以内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可达到80%。病毒性肺炎多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下行蔓延波及肺间质与肺泡所致,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引起病毒性肺炎常见的病毒包括RSV、鼻病毒、IFV和腺病毒等。


  • 推荐方案

病毒性肺炎的患儿需要在综合临床处理的基础上,雾化吸入或注射IFNα抗病毒治疗,具体方案为:雾化吸入IFNα1b注射剂:每次1~2 μg/kg(轻型肺炎),每次2~4 μg/kg(重症肺炎)或雾化吸入IFN-α2b注射剂:每次10万~20万IU/kg(轻症肺炎),每次20万~40万IU/kg(重症肺炎),2次/d,疗程5~7 d;肌肉注射IFNα1b注射剂:每次1 μg/kg(轻症肺炎),每次2 μg/kg(重症肺炎)或肌肉注射IFNα2b注射剂,每次10万IU/kg,1次/d,疗程5~7 d。基于雾化吸入IFNα疗效优于肌肉注射,建议首选雾化吸入IFNα抗病毒治疗。


应用IFNα治疗的疾病仅是常见病毒性肺炎,对于新发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不建议注射IFNα抗病毒治疗此类疾病,避免IFNα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攻击带有病毒的肺泡细胞而致患儿发生肺功能衰竭的风险。但IFNα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SARS、MERS冠状病毒和IFV的作用,可采用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抗病毒治疗。

03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好发生于1~7岁儿童。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柯萨奇B组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EV)71也可引起该病。


  • 推荐方案

在对症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雾化吸入IFNα1b:每次1~2 μg/kg,2次/d,疗程3~5 d;或雾化吸入IFNα2b,每次10万~20万IU/kg,2次/d,疗程3~5 d。

04
儿童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E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EV71多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并有较高的病死率。


  • 推荐方案

雾化吸入IFNα1b:每次1~2 μg/kg(轻型),每次2~4 μg/kg(重型),2次/d,疗程3~7 d;或肌肉注射IFNα1b:每次1 μg/kg(轻型),每次2 μg/kg(重型),1次/d,疗程3~5 d;或雾化吸入IFNα2b,每次10万~40万IU/kg,1~2次/d,疗程3~7 d;或注射IFNα2b:每次10万IU/kg,1次/d,疗程3~5 d。病毒所致的皮肤黏膜处皮疹,可用IFNα局部涂抹或IFNα2b喷雾剂局部喷洒。

05
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相关疾病

EBV属疱疹病毒科,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V抗体阳性。EBV与鼻咽癌、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移植后淋巴增生症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儿童常见非肿瘤性EBV感染疾病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EBV相关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


  • 推荐方案

IM患儿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肌肉注射:IFNα1b,每次1~2 μg/kg,1次/d,5~7 d;或IFNα2b,每次10万IU/kg,1次/d,5~7 d;雾化吸入:IFNα1b,每次2~4 μg/kg,2次/d,5~7 d;或IFNα2b,每次20万~40万IU/kg,2次/d,5~7 d。同时建议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联合抗病毒治疗。


06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致儿童出现急性乙型肝炎和CHB,CHB是指HBV存在6个月以上的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我国HBV感染患儿多为围生期或婴幼儿时期感染。HBV的持续感染会导致患儿出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部分会进展为原发性肝癌。


儿童CHB一旦确诊,就要接受定期随访和监控。CHB患儿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异常、血清HBV DNA水平较高或ALT正常但肝组织学显示炎症Ⅱ级或中度以上纤维化的指征,表明CHB患儿进入免疫活动期,需要及时有效地抗病毒治疗。目前可用于儿童抗HBV治疗的药物仅有IFNα及部分核苷(酸)类似物,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IFN α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


  • 推荐方案

IFNα是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可安全用于儿童CHB治疗,推荐剂量为每次600万IU/m2体表面积,最大可达每次1 000万IU/m2体表面积,3次/周,疗程48周。


07
儿童丙型肝炎

儿童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自然清除率极低,54%~86%可形成慢性丙型肝炎(CHC)。CHC病情通常较为隐匿,仅有轻微的肝功能异常、炎性反应和纤维化,但随着HCV的持续感染,5%~10%可能在成长期间发生肝硬化,2%~5%可能在成年期进展为肝癌。因此,为了减轻疾病进展对儿童造成严重的晚期伤害,坚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必要的。


  • 推荐方案

IFNα用于CHC患儿的推荐剂量为3次/周,皮下或肌肉注射;PEG-IFNα2b使用剂量60 μg/(m2·周)或PEG-IFNα2a使用剂量180 μg/(1.73 m2·周),皮下注射;同时联合利巴韦林[15 mg/(kg·d)]。基因1型和4型治疗48周,2型和3型治疗24周。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33(17) : 1301-1308.

猜你想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