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负盛名的消化系统疾病领域专业会议。2023年5月6—9日,2023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23)在美国芝加哥成功举行。在本次大会中,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庹必光、刘雪梅教授团队展现了卓越的实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2项口头报告及4项poster展示的机会,充分展示了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杰出表现。4篇poster主要聚焦泮托拉唑“老药新用”治疗肝脏疾病,并关注离子通道SLC26A家族在消化系统损伤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为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带来新理念,在DDW2023上得到美国胃肠病协会(AGA)第101任主席Prof. Mark Donowitz的关注和认可。《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邀请庹必光、刘雪梅教授团队对研究进行分享,以飨读者。
作者: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金海 杨新月 易志强 李靖国 刘雪梅 庹必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慢性肝病,具有进行性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风险,NAFLD及其进展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庹必光教授团队研究发现肝脏中SLC26A6的过表达可导致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并在2023 DDW年会发表了该研究结果。
肝脏特异性过表达SLC26A6的小鼠,在6个月时自发发生肝脂肪变性,并在12个月时发生明显的肝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而野生型小鼠则没有发生肝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SLC26A6过表达小鼠肝脏组织中脂质基因Aacs、Acot1、Acot2、Acot3、Acot4、Acss3、Acaa1b、Cidea、CD36、Cyp2b9、Cyp4a10、Cyp4a14、Fasn、Mogat1、Osbpl3、Ppar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体外研究显示,在过表达SLC26A6人肝癌细胞Huh7细胞和正常肝细胞SQG-7701细胞中,Aacs、Acot1、Acot2、Acot3、Acot4、Acss3、Cidea、CD36、Mogat1、Osbpl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
NAFLD发病机制复杂,除可直接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外,还可影响其他慢性肝病的进展。SLC26A6是阴离子转运通道家族的成员,其主要功能是介导上皮细胞的Cl-/HCO3-转运。庹必光教授团队这项研究表明,肝脏中SLC26A6的过表达可导致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这有助于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为NAFLD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本文版权属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转载须授权)
庹必光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主任委员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病院院长
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
贵州省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刘雪梅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贵州省优秀科技个人奖获得者 贵州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消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激素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协作组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