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此新旧交替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年度盘点,传承创新丨2023肿瘤领域进展回顾与展望”活动,诚邀肿瘤各领域专家回顾解读2023年度肿瘤领域重磅研究,传播前沿进展,引领学术创新。
在1月6日于北京召开的2024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中,多位泌尿肿瘤领域青年学者分别对肾癌、前列腺癌、尿路上皮癌三大瘤种的指南更新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解读。本报特设“2023年度泌尿肿瘤进展回顾与展望·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特辑”,整理大会报告精华,共促泌尿肿瘤领域创新发展。
会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韩苏军教授受邀对2023年度尿路上皮癌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盘点,精粹如下。
专家简介
韩苏军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前列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膀胱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膀胱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肾癌学组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尿路上皮癌2023年度研究进展
2023年度,国内尿路上皮癌领域研究发表情况如下。
数据仅供参考
✨新辅助及辅助治疗
✨转移性UC治疗
✨保膀胱治疗
01
新辅助及辅助治疗
PART.01
新辅助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联合国内多家医院开展的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探索性Ⅱ期临床研究,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GC方案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截至2022年底共纳入30例患者,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入组患者完全病理缓解率达43%,病理缓解率是53%。不良反应整体发生率95%,3~4级AE发生率为35%。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RE)均为1~2级。
研究还进行了生物标志物相关探索。按照疗效pCR与非pCR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因突变谱有差异,但TMB以及PD-L1表达无差异。
目前,研究第二阶段已经启动,在铂耐受患者中随机对照ICI联合GC对比GC方案新辅助治疗MIBC,正在进行患者招募。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2期试验,招募59名年龄在18~75岁指检的cT2-4aN0-2M0 UTUC患者。患者在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U)前,每3周接受一次特瑞普利单抗(240mg,口服)加吉西他滨(1000mg/m2,D1和D8)和顺铂(75mg/m2,D1)治疗,共3-4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病理学完全缓解。
在已经招募的11名患者中,9例患者完成了新辅助联合治疗,并成功接受了RU。33.3%(3/9)在新辅助治疗后获得了pCR,44.4(4/9)获得了病理部分反应。
研究结果说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C新辅助治疗对局部晚期UTUC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目前患者仍在持续入组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开展的一项单中心15年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评估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病理与长期临床结局,发现MIBC新辅助化疗达到病理降期者,其OS、CSS、RFS显著延长。
PART.02
辅助治疗
2023年ASCO大会中,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报道了一项替雷利珠单抗±GC用于高危上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
研究中位随访21.5(3~33)个月,1年OS率为93.19%,2年OS率为76.21%。替雷利珠单抗的中位使用周期为6(1~14)周期,与治疗<3周期患者相比,替雷利珠单抗使用≥3周期患者1年和2年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7.19%和24.79%;GC治疗中位数为3(0~6)个周期,与GC使用≤2周期患者相比,GC>2周期患者1年和2年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3.7%和24.8%。
安全性方面,任意TRAEs发生率为91.64%,3~4级TRAEs发生率为18.33%。主要不良反应事件为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血小板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率为25%,未发现3级及以上的irAEs。
02
转移性UC治疗
近年来,HER2逐渐成为UC领域研究热点,HER2 IHC有望成为UC个体化治疗理想biomarker。国外研究显示,UC人群HER2表达率约为70%;在中国,UC人群HER2 IHC表达率约为80%。
2023年ASCO大会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团队报道的RC48-C005/C009研究评估了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既往至少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首次证实了HER-2ADC治疗mUC的单药疗效。
2023年ASCO中,盛锡楠教授团队报告了另一项Ⅰb/Ⅱ期研究RC48-C014的最新结果,该研究评估了维迪西妥单抗(RC48)联合特瑞普利单抗(JS001)用于mUC患者的安全性和活性。结果显示,无论HER2表达如何,RC48+JS001在mUC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一线治疗ORR高达76%。
北京市桓兴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转移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提示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mUC不良反应多可耐受,且有较高的客观缓解率。
03
保膀胱治疗
PART.01
NMIBC保膀胱治疗
2023ASCO中,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这项回顾性研究对比了RC48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高危NMIBC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微管拮抗剂方案在高危NMIBC患者中表现出有希望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相比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ICI组,RC48-ADC/ICI组中的脱发发病率显著较低(P<0.05),两组pCR率没有显著差异(P=0.75)。
同样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另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RC48±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高危NMIBC的疗效和安全性,显示RC48单药或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NMIBC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说明全身用药的保膀胱治疗值得进一步探索。
PART.02
MIBC保膀胱治疗
2023 ESMO年会中,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项研究报道了新辅助信迪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后行选择性保留膀胱手术治疗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5月4日至2022年8月10日,研究共纳入37例患者。尽管病理情况较差,T3~T4a患者比例较高(n=14,37.8%),但研究达到了预期的保膀胱率(73%)。中位随访期20.1个月,7例复发。保留膀胱组与根治性手术组的E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GP联合信迪利单抗是治疗MIBC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案,具有较高的pCR率,在保膀胱的MDT决策中提供了新的武器。
2023ASTRO大会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项研究探索了立体定向放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中的应用。研究共计59例cT2-4级膀胱癌患者接受了TURBT,25例患者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非常彻底。患者先接受膀胱肿瘤或肿瘤床的SABR,然后接受常规分割RT(CFRT),并同时接受每周一次的放射增敏化疗。反应率通过膀胱镜、盆腔MRI或CT进行评估。毒性根据RTOG放射发病率评分表进行报告。结果表明,对于不适合膀胱切除术或希望保留膀胱的MIBC患者来说,SABR增强后再进行盆腔化疗是一种耐受性良好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23 ESMO大会中报道的另一项三联疗法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MIBC的研究,显示TMT后帕博利珠单抗维持治疗耐受性良好,早期分析显示疗效良好。
审阅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韩苏军
查看更多